圖:吳清源與妻子吳和子(中原和子)合照書中圖片
在「文武兩道」中,吳清源以圍棋闡釋了他的「文化觀」及「人生觀」。他認為,圍棋講求勝負屬於武道,如果不拘泥於輸贏,充分享受箇中樂趣,或者把留下傑出的棋道視為一種創造,那就非常接近文化領域。他又表示「……圍棋也近乎藝術。而在長時間的對局中,棋子即使被吃也未必輸,勝負也不取決於一時,這也顯得較為平和。」
吳清源認為,圍棋亦有其全球性的「和平使命」,他相信圍棋如果在世界範圍內普及,形成繁盛的國際圍棋交流,必定能在促進國際友好與和平方面發揮巨大的作用。
吳清源以圍棋成名,人生觀也離不開圍棋。可是,他接觸了宗教信仰後,便以「圍棋和平使者」自任。他更表示,「我逐漸意識到自己的使命就是通過圍棋和信仰來促進中日兩國的友好……最大的心願便是希望日本以及中國大陸和台灣的人民能夠早日遠離政治紛爭,和平而友善地共處。」
回顧吳清源的一生,七十歲左右寫這本書,直至百歲離世,近三十年間為推動圍棋與交流鍥而不捨。他九十八歲時在日本棋院舉辦、職業棋士投票選舉的「從古至今你最尊敬和喜歡的棋士(非現役)」活動中,榮獲第一。九十九歲時下過的一棋被棋士們評為「天來妙手」。百歲時,更獲不少殊榮,包括:中國對外友好協會的和平發展貢獻獎、中國圍棋協會的圍棋發展傑出貢獻獎等。
吳清源作為一名曠世棋士,他的內心世界除了是圍棋之外,還有些什麼,顯然是不少人想知道。不容置疑,圍棋給予吳清源很大的成就,但觀其一生,宗教給他的滿足似乎高於圍棋,甚至曾打算放棄圍棋的事業。
他二十一歲時曾經放下比賽,隻身從日本回到天津,加入提倡佛教、道教、儒教、伊斯蘭教、基督教五教合一的「紅卍會」,道名吳道奕。吳清源為了正式入教,準備留在天津修行一百天,後來被老師瀨越多番發電報催促下,不情願地提早結束修行,返回日本,繼續其棋士的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