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吳清源(右)和妻子(左),以及二哥吳炎,一九九八年第二次回到北京舊居 書中圖片
吳清源先生本在動亂的中國長大,來到日本後,更是必須在異國他鄉的戰亂中艱苦求生。這實在是波瀾萬丈而不同尋常的人生。
─橋本宇太郎為《吳清源回憶錄》的出版獻詞/陳國林
橋本宇太郎是吳清源的師兄,在日本棋壇地位崇高,三度在「本因坊」戰勝出,被稱為「本因坊昭宇」。他和吳清源同是日本名譽九段棋士瀨越憲作的門下,吳清源東渡日本學藝前,橋本宇太郎曾到中國考驗吳清源的棋藝。兩人出師後,棋壇上幾度同室操戈,既是敵也是友。橋本宇太郎對吳清源的認識很深,他在獻詞中的一番話,可為《吳清源回憶錄:以文會友》這本書的權威性註腳。
吳清源以日文寫成《吳清源回憶錄:以文會友》,書中最後一章接近結尾道「我已步入古稀之年」,看起來,像是他對自己人生的總結。不過,吳清源後來多活了三十年,活到一百歲,其間對棋壇、中日關係孜孜不倦,做出可觀的貢獻,但以「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角度來看,這本書雖然不能盡述吳清源的一生,但他的大半生都寫在這本回憶錄裏。
吳清源是一個怎樣的人?他對圍棋的信念是什麼?作為圍棋名宿,在中國出生,到日本學棋、成名,捱過二戰的磨難;他兩度入籍日本,戰時被視為漢奸,戰後被國民政府唾棄,一度成為無國籍人士,他寫這本書時怎樣回顧自己波瀾跌宕的人生?這本書的最後一節「文武兩道」,可說是他的剖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