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東京女子圖鑑》:被羨慕的人生,不值一提

時間:2017-09-10 03:15:35來源:大公網

  圖:《東京女子圖鑑》講述鄉下女生齋藤綾獨自到東京奮力攀爬的故事

  在日本秋田縣的教室裏,一臉自負的齋藤綾面對眼前老師的問題,構想自己將來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十七歲的她信誓旦旦說出了願望:成為一個備受羨慕的人。她掙脫了秋田空曠老舊的街道,掙脫了一眼即能見底的生活來到東京,在這裏,可愛即正義的信仰瞬間崩塌,光鮮亮麗的年輕面孔隨處可見,而她的夢想,也變成了高高在上的六本木之丘(編者註:東京區域名)。/文、圖 判答

  這樣一部講述鄉下女生獨自到東京奮力攀爬的劇集,在今年上半年火速佔據了話題榜首。無論中國還是日本,每一個年輕人都面對着「選擇北上廣」還是「甘願回家鄉」的兩難抉擇。大都市的慾望、衝擊,以及價值重塑,一次次激起了人們的共鳴。有人說看到了女權,有人看到了階級,有人看到人性,大概好的劇就是如此,在動情的那一刻,就意味着看到了你自己。

  慾望,土生土長

  卡爾維諾曾經說過,城市就像夢境,由希望與畏懼建成。綾的東京,正是飽含了這樣複雜的感情和荒謬的過往。她很小便嚮往離開家鄉,大學畢業後迫不及待擠進了都市繁華。然而來到這裏才發現,一路狂奔的結果是永無止境,無論愛情還是生活,永遠都留有餘地,又永遠都鞭長莫及,每次自以為成功晉級的背後,都有更難觸及的天花板橫桓頭頂,越迷茫就越無法回頭,只能用更大的力氣爬到更上一層。

  在東京二十年,她換了六個住處,每個都是當時身份、心境的寫照。從生活便利房租低廉的三茶、時尚富有活力的惠比壽,到精緻奢華的銀座、毗鄰東京灣聚集着中產階級的豐洲,再到自由獨立的代代木上原和最後質樸平凡的二手公寓。綾從一個剛剛入職,拿着微薄薪水仰視世界的菜鳥,迅速成長為奢侈品公司獨當一面的女強人。她換房子、換衣服、手袋,換工作,也換男人。拋棄了溫柔敦厚的初戀,經歷過打着「不婚主義」幌子劈腿的精英男,在銀座遇到出手闊綽、風度翩翩的和服店老闆,明知對方有家室,也把他當成那個用魔杖把自己帶進上流社會的「長腿叔叔」。當然她也想過滿足於小確幸,通過相親迅速跟其貌不揚的公司職員結婚,只不過三觀不合的背後,是老實人搶先一步出了軌。於是結婚又離婚,也交往過「小鮮肉」服務生,見識了還沒成家就想偷情的港區鑽石王老五。與這些人的交集,一邊填補了最為實際的需求,一邊在暗中撕開了更大的裂口。

  愛情一步步遠離自己,多年之後在三茶偶遇初戀。對方早有妻兒,與她形同陌路。淚流滿面時才意識到,有些東西已回不去,重逢不是重逢,回頭也無法再走回頭路。

  取捨,是每一個人向社會過渡時最嚴肅的成人禮。我們在拒絕流入平常的同時,要用何種代價去扶搖直上?綾還沒來得及想這些,就已經走得太遠。人心為帳,編劇意欲用主人公的歷程去掀開現代人深處的創傷,沒有任何褒揚或批判,只用呈現的方式來推演她的成長,她一次次的追逐和盲目。即便你無法認同,也無力反駁,因為每個人都會找到自己的碎片,那個用理想盤踞在現實中,大踏步去試探周圍無數種可能的自己。既不想跟命運投降,也不想變得混帳,偏偏這個世界沒有剛好,想要的和應得的,終究不會是孿生兄弟。

  最讓人唏噓的是跟當年那個誇誇其談,追她不成的聯誼男敘舊,步入中年的聯誼男決定離開東京,去四國當個閒雲野鶴,兩個人站在天橋上,對方望着車水馬龍問她:你到現在還覺得東京是閃閃發光的嗎?

  遠方,道阻且長

  每一個獨立行走於世的個體,莫不會被兩樣東西捆綁:孤獨感和認同感。而如何在這兩樣東西的糾纏中遊刃有餘,翻雲覆雨,大概就是世俗眼中的進階法則了。

  女主角的孤獨感是與生俱來的,比很多人都更強烈。她不想像媽媽一樣從大城市來,卻要在小城市當井底之蛙,也不能接受第一個上司對自己身價的低估,所以才會不停尋找,不停地需要得到更多人的羨慕,以至於大汗淋漓。在這張「東京女子圖鑑」上,綾是一個小小的縮影,乍一看去是強悍的,甚至是無情的,卻不料周圍的力量才更強大,所以她的孤獨和無助倒像是香水的後調,要過一陣子才能散發出來。

  因為老友們都做了媽媽而猛然意識到自己逝去的青春,因為「前情敵」的離婚而鼓起勇氣分居,似乎每一次乾脆的選擇背後,都有無形的推手。而她始終看不清自己內心真實的樣貌,在每一個目標達到之後,即生棄念。回頭想想年少時的那句「成為一個備受羨慕的人」,本來就是建立在他人判斷之上的悖論,而來自於他人的認同感,才是最具威脅性和無形殺傷力的。

  人生最難的選擇是遵從內心,比遵從內心更難的,是完成自我認同的步驟。這無關性別,更不論階層和地域,綾的用力過猛源於她找不到「備受羨慕」的統一模板,大家說「有些你努力了一輩子也得不到的東西,別人一出生就有了」,也有人說「在秋田,遍地都是幸福」,南轅北轍的價值觀讓人分不清野心、上進心和虛榮心。回到家鄉短暫停留時遇到當年的老師,老師興高采烈地告訴她現在已經成為了學弟學妹們羨慕的榜樣,「太好了,你實現了夢想」。聽到這句話,綾終於忍不住放聲大哭。

  茨威格在評價瑪麗安托瓦內特時說,她那時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綾從一開始就在做自己命運的宿敵,從出身,到周圍環境、朋友交際、感情離合。把生活高企在野心和慾望的塔樓裏,最後卻發現仍是世俗當中進退尷尬的一具肉身。完結篇中她對着鏡頭告訴觀眾:看不起這樣的我嗎,說着不想變成我的樣子,那就請你記住現在對我的這份優越感,因為現在的你正是十年前的我,而現在的我,正是十年後的你。

  說者擲地有聲,聽者不寒而慄。不管十年還是二十年,每個人都在不同的階段當局者迷,誰都無法冷眼旁觀。四十歲的她說,年輕的時候總以為自己可以很偉大,現在想想,做個配角也不錯。這大概是整場戲裏,最舒服的一句話了。畢竟「當時只道是尋常」,「人間有味是清歡」。

(下期「全民煲劇」將於九月二十四日刊出)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