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保鑣救殺手》傳統套路 影像暴烈

時間:2017-08-25 03:16:08來源:大公網

  圖:Kincaid(左)教曉Bryce當保鑣的要義

  「黑白配」或「宿敵聯手」已是美國警匪片的方程式,《保鑣救殺手》(The Hitman's Bodyguard)將兩者混合為一,由兩位當時得令的男星主演,故事在歐洲拍攝,實景包括倫敦、阿姆斯特丹和海牙。子彈橫飛,主角及奸角也開着車在街頭亂飛;有如《狂野時速》(Fast and Furious)系列的拍法,多個類型及方程式的混合下,可會組成新刺激?/劉偉霖

  白俄羅斯獨裁者,由加利奧文(Gary Oldman)飾演,他被推翻後給押往海牙法庭受審,罪名是種族清洗。證人夠多,但不是被律師推翻證供,就是被殺人滅口。僅餘一位證人是職業殺手Kincaid,由森姆積遜(Samuel L. Jackson)飾演,他正於英國服刑,出庭的交換條件是釋放他被監禁在荷蘭的妻子,由莎瑪希恩(Salma Hayek)飾演。運送Kincaid的刑車還未離開英國,即受殺手伏擊,顯然是國際刑警有內鬼泄漏風聲。護送組幾乎全軍覆沒,不過Kincaid未死,他自保之餘也保住了國際刑警Roussel的性命。

  Roussel明白自己保護不了Kincaid,想起前男友Bryce,由賴恩雷諾士(Ryan Reynolds)飾演,可以幫忙。Bryce當年為王牌保鑣,專門保護政要或任何付得起錢的大罪犯。Bryce行事滴水不漏,但兩年前保護日本軍火商上私人飛機後,對方卻被狙擊手行刺成功,Bryce自此事業一落千丈,他認定是Roussel泄漏了他客人的身份。Bryce及Kincaid猶如對立之兵賊、射手及守門員,不過,這次是要令滅絕人性的獨裁者伏法,兩人能否避過重重伏擊,抵達海牙法庭?

  角色設計欠新意

  影片用了那麼多大明星,看來志在必得,而卡士上最大的考驗,應該就是飾演「男一」的賴恩雷諾士,他可否在脫下上一個角色「死侍」的面具以真面目示人,也同樣好笑?不過,他是在《死侍》(The Deadpool)上畫之前已被挑選演出本片,但拍攝是在《死侍》上畫之後。而賴恩雷諾士在本片的喜劇感是傾向於冷面,配合他冷靜、三思而後行的角色,爛口度及爆笑度就真的不是「死侍」那回事。

  森姆積遜就是負責爛口的角色,不過他這個萬能殺手的角色設定,卻和《自殺特攻:超能暴隊》(Suicide Squad)中韋史密夫(Will Smith)的角色相似,都是武功絕頂高強,只是因為家人才束手就擒。當然,觀眾也很容易找到兩位演員的共同點:黑人。不只是Kincaid這角色有黑人的角色定型:爛口、鹹濕,飾演他妻子的莎瑪希恩也是個「典型」墨西哥婆。加利奧文雖然不會令人失望,但令人感慨的是,電影在這二十年來有什麼進步:森姆積遜的爛口殺手來自《危險人物》(Pulp Fiction)、加利奧文的心理變態殺人魔來自《這個殺手不太冷》(Leon the Professional),都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產物。

  本片還令筆者唏噓的就是,比上世紀九十年代再早十年的港產片全盛期,本片的連串飛車、槍戰、埋身打鬥等元素,本來就是八十年代港產片所擅長,除了成龍也有德寶的《皇家師姐》系列。本片後段的肉搏漸趨暴戾,因為主角們不得不狠心幹掉刺客,否則對方一定會還擊,這種咬牙切齒的原始求生本能,亦較接近過往的港產動作片,今天的動作片反而用了太多篇幅去為主角營造瘋癲狀態,忽略了生死鬥本來就應該去得很盡。

  子彈重炮密密來

  不過舊日的港產動作片又不會太用心設計劇本及角色,大致打完九十分鐘就夠,而長兩小時的本片,就用不少篇幅去寫兩個男主角的不同,而不只是他們的舊仇。Kincaid行事迅速決定、隨機應變,Bryce則是精心策劃、三思後行。這固然是對立的人格,也為故事帶來不少衝突位,但影片實在安排了太多及太密的動作場面,想殺死Kincaid的刺客來得太多又太猛,不單止「精心策劃」無用武之地,其實也沒有什麼空間可以給Kincaid「隨機應變」,只不過是子彈及炮彈沒打中他們罷了。

  去到最後,Kincaid沒有從Bryce身上學到什麼,反而是Bryce獲益良多,Kincaid果然是一流殺手,知己知彼,提醒Bryce作為保鑣一個重要的職責就是給客戶擋子彈。這一點令筆者想起另一部九十年代的影片:由奇連伊士活(Clint Eastwood)主演,但不是由他導演的《火線追擊》(In the Line of Fire),伊士活飾演的老保鑣就是因當年沒有為肯尼迪總統擋子彈,而自責半生。這一點又令人想起本片的荒謬,Bryce作為頂尖保鑣,當年統領一大隊手下,自己會不知嗎?他不會提醒下屬這個基本守則嗎?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