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據新華社報道:台灣行政主管部門消保處日前公布抽查結果:大台北地區(台北、新北、基隆三市)早餐店乳品,22件中有10件標示不符合規定,不合格率近5成。
消保處表示,部分乳品未標示內容物,或是含有食品添加物的「乳飲品」,卻標示為「保久乳」;此外,在乳品附贈的玩具中,更有2件出現塑化劑超標。
抽查結果顯示,10件標示不合規定的乳品,內容包含未標明乳品來源何種動物,和品名產生誤解等。有5件品名為「新光牧場」牛乳或羊乳,但「新光牧場」僅為肉羊註冊商標,其乳源為進口奶粉,這樣的商標恐有違食安法,引起消費者誤解。
消保處指出,部分早餐店常見的牛乳,雖標示為保久乳,但卻含有食品添加物「乳化安定劑」,顯現標示錯誤,恐違反食安法,已經要求下架改善。此外,部分早餐店乳品會附贈小玩具,如小零錢袋、娃娃等,根據消保處調查,附贈的玩具有3件無中文標示、3件無商品檢驗標識,更有2件塑化劑超標。
消保處提醒消費者,市面上乳品種類眾多,各有不同比例的生乳原料、成分或滅菌方式,建議消費者購買乳品前詳閱成分及乳品標示,選擇合適的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