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倫敦哈羅百貨內小店的生蠔,是筆者的最愛
生蠔很像榴槤,當然不是指外形與味道,而是兩者都有令人迷戀以至瘋狂的魅力。喜歡吃的人,日思夜想,念念不忘,於當造的季節總想一而再、再而三找機會大快朵頤。相反地,不愛吃的人,往往連嘗一口也不行,勉強為之,只有倒胃的可能。
常常聽到打算去吃自助餐的人都很關心一個問題,就是自助餐會否有生蠔供應。也許生蠔予人的感覺是貴價與高檔的食物,所以許多人認為自助餐有生蠔供應,就等於值回票價。我很喜歡吃生蠔,卻甚少吃自助餐的生蠔。一來供應的多不是自己心儀的品種,我只吃英國與法國品種的蠔,愛其濃郁的海水和鐵鏽味,但自知腸胃不佳,生冷食物不宜多吃,所以情願將配額留待遇到合心意的,才好好滿足口腹之欲。二來處理生蠔必須謹慎,貯藏的溫度、擺放位置的衛生、開蠔時的處理等,都應有嚴格的要求,否則極易滋生細菌,引致食物中毒。自助餐為了展示食物,多將生蠔放在半融的冰塊上,預先開好的,更是危機四伏,故此我情願忍口不吃。
不少人吃生蠔喜歡加大量的調味:醋、辣汁、番茄醬等,基本上已掩蓋生蠔原來的味道。還記得初學吃蠔時,在太平山頂某餐廳與一位資深的服務員閒聊,他告訴我,常常見到顧客吃生蠔時加大量醬汁,都覺得他們在暴殄天物,不懂享受吃蠔的樂趣。沒錯,不同品種與產地的蠔都有其獨特的味道和質感,進食時其實連檸檬汁也不應加,才可嘗到蠔的原味與分別。透過嘗試不同產地與品種的蠔,還可從中了解自己的喜好,發展出屬於個人吃蠔的品味。
到倫敦旅遊,最愛到哈羅百貨(Harrods)內的Caviar House Oyster Bar品嘗生蠔。悠閒地坐在吧枱前,吃最新鮮時令的生蠔,當然那裏的魚子醬、煙三文魚和海鮮盤也很值得一試。美酒佳餚,與同伴輕輕鬆鬆地談天說地,聊聊餐後的行程,絕對是旅途難忘愜心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