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溢誠
國民黨主席競選白熱化,各陣營皆開始端出牛肉,吳敦義提出「黨務革新白皮書」洋洋灑灑五大主張,也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卻被詹啟賢引用蔣經國所說的一句話「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徹底破了功!過了這村,就沒這店,詹啟賢質疑,國民黨還要將明天交給一再錯失革新契機的人嗎?吳敦義擔任國民黨秘書長、副主席及「副總統」十年,皆已晉身決策核心,卻未對國民黨的改革做出絲毫貢獻。
針對人頭黨員問題,詹啟賢也槓上了吳敦義,指出國民黨這次黨魁選舉具有黨權的黨員人數高達45萬1千餘,較今年初公布的22萬6千人,成長超過一倍,現象背後的副作用令人憂慮,並暗示「尤其是媒體及社會上備受關注的『那位候選人』,為何有為數眾多的『新黨員』都跟你有關,到今天還是沒有講清楚?」
殊不知,在馬金體制下,地下黨主席與太上秘書長,甚至實際上能在「總統府」發話管事的都另有其人,副主席、「副總統」只是備位,非得謹小慎微,消極不作為,才不會引人側目,被懷疑有二心,所以吳敦義錯失革新契機,因循苟且,缺凡擔當魄力,乃非不為也,而是其不能為矣,應該可以同情理解,不宜太過苛責。
至於人頭黨員,郝龍斌認為是木馬屠城,將從根柢腐化架空國民黨。然而,人頭黨員,如何嚴格定義,自由意志完整個體,一人一票,票票等值,很難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就算對國民黨並無深刻認知、認可與認同,可能連三民主義是民族、民權、民生都不清楚,只聽某人指令的黨主席選舉投票部隊,但至少有人代繳黨費,也算是為阮囊羞澀的黨庫增加收入。只是如此虛胖的體質,如何應付2018、2020東奔西跑、南征北討的選戰,這批人能否叫得動、帶着跑,支持國民黨候選人,才是令人納悶的問題所在。
但是,吳敦義陣營一呼百諾的號召力,實在不容小覷,除了枱面上、枱面下一堆「好朋友幫忙」外,排名前十大的黨員推薦大戶,幾乎都與吳敦義交情匪淺,個個掛名地方競選主委,真是下夠了本、鉚足了力,相較去年7月黨中央通令各縣市黨部施行的黨員倍增績效考核計劃,上窮碧落下黃泉,搞了半年多,也才新增回復1萬5千多名黨員,而吳敦義一宣布參選黨主席,登高一呼,短短一個月之內,即新增回復6萬6千多名黨員,一人之力勝過黨部4倍,在數量與速度上,皆展現組織「集體入黨」的強大動員力,的確來勢洶洶。
這一大批可能不知所以、不明究理的「集體黨員」,並非國民黨的解藥與靈藥,而是春藥與毒藥,飲鴆止渴,對虛弱的國民黨可能起「藥到命除」的副作用,但對特定黨主席參選人卻是魅力無法擋,克敵致勝的螞蟻雄兵、秘密武器,想當年國民黨是靠拋頭顱、灑熱血起家,現在卻變成買人頭、灑狗血才能當家,競選是零合遊戲,贏者全拿,願賭服輸,但上述問題會讓落選者以為選舉不公、感覺心有不甘,不認輸也不服輸,選後如何弭平傷痕,奢談團結。
(作者為台灣青年聯合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