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北因其物產豐富而成為戰略要地,在晚清被沙俄侵略後,也在民國時期經歷多次戰火洗禮,更一度成為俄國、日本、國民黨、共產黨必爭之地。如果說誰見證了東北在民國時期的整個歷程,那便非張氏父子莫屬了。東北王張作霖和少帥張學良,經歷了、見證了也創造過東北的歷史。
多次抵制日本人拉攏
張作霖出身農家,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先後擔任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等,最終成為北洋軍奉系首領,號稱「東北王」。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張作霖打入北京,任陸海軍大元帥,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也是北洋軍政權的最後一個統治者。在位期間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攏,拒絕日本開礦、設廠、移民和在葫蘆島築港等要求,被稱為「壓不倒的小個子」。1928年6月4日,張作霖乘火車經過皇姑屯時被日本關東軍的炸藥炸成重傷,回瀋陽後逝世。同年12月,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發表通電,宣布東三省及熱河省服從南京國民政府,史稱「東北易幟」。
張學良成為東北的最高統帥,人稱「少帥」。東北易幟後,曾任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司令員、陸軍一級上將。張學良在「九一八」事變中發出「不抵抗」的命令,又曾發動「西安事變」逼迫蔣介石與中共合作抗日。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蔣氏父子軟禁50多年,2001年在檀香山病逝,享年101歲。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裏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這首《松花江上》曾經響徹祖國大江南北,作為《流亡三部曲》之一,唱出了東北人民乃至全國人民對於侵略戰爭的悲憤之情。1931年9月18日22時,日本關東軍炸毀瀋陽柳條湖附近南滿鐵路路軌,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進而炮轟瀋陽北大營,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爆發。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
哈爾濱建731部隊基地
被殖民的14年間,東北飽受摧殘,「滿洲事實上沒有不被襲擊的地方,城市和鐵路,竟找不出一處來」,日軍大量運出東北的礦產和森林資源,向滿洲國移民,更製造了駭人聽聞的「731」部隊,進行生物戰、細菌戰和人體試驗的相關研究。建在哈爾濱市平房區的「731」部隊基地,佔地六平方公里,約有4500個用於飼養跳蚤的容器,六個用於製造化學製劑的大鍋爐以及約1800個用於製造生物製劑的容器,是世界上最大的細菌工廠,製造的細菌用於活體實驗。有研究者認為,至少10000名中、朝戰俘在試驗中被害。
1948年的內戰中,東北野戰軍向國民黨軍發動決戰,主帥林彪以52天解放東北全境,第一個被解放的哈爾濱,更是被稱為「共和國長子」。此後,東北成為了國家工業發展的排頭兵和後勤補給站,至今成為了「老工業基地」。
【說東北.三之二】
撰文:何紫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