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今成「沒有父親的國度」

時間:2016-10-14 03:16:04來源:大公網

  昔日唐朝詩人李白的故鄉,現在變成了「沒有父親的國度」,留守的婦女和兒童變成了國家失落的「守護者」。那裏經濟長期不景氣,它就是和中國接壤的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又稱吉爾吉斯斯坦或吉爾吉斯)。

  吉爾吉斯是位於中亞的內陸國家,東邊緊鄰新疆,國土面積和陝西省相當,首都和最大城市是比什凱克。吉爾吉斯是個多民族國家,除了主體民族吉爾吉斯族,還有烏茲別克族和俄羅斯族等,總人口570萬。

  吉爾吉斯人均GDP(2013年)為1267美元,約為中國的七分之一。從建國至今,吉爾吉斯時有面臨民族衝突、叛亂以及經濟問題,動盪不穩,它緣何發展到今日境地?

  自蘇聯解體後,吉爾吉斯斯坦成為了獨立的民族國家,當其他中亞國家在從傳統的威權體制慢慢向民主制度轉型時,它引進西方的民主制度,曾被西方稱為「中亞的民主綠洲」。但是這片「民主綠洲」學來的似乎只是民主制度的皮毛,如自由的媒體、林立的黨派,特別是獨立後寬鬆的政治環境使吉爾吉斯斯坦的各類政治反對派得以滋生強大。

  國內的動盪政局、民族矛盾和萎靡經濟,以及俄羅斯吸引周邊勞動力的移民政策,使吉爾吉斯很多的勞動力(男性)離鄉別井,到俄羅斯賺錢養活家庭。比什凱克馬納斯大學經濟系主任畢林巴耶夫表示,吉爾吉斯斯坦有500萬人口,常年在國外打工的人數就有近百萬。

  陸港義工常到當地服務

  吉爾吉斯斯坦女性的社會地位很低。儘管現行法律規定一夫一妻,但一夫多妻的現象很普遍,而且出外勞工的男性如果想要離婚,並不需要什麼法律手續,拋下一句「離婚」,與妻子的婚姻關係就算解除。單親家庭愈來愈多,「詩仙」故鄉漸漸變成了「沒有父親的國度」。

  這個「沒有父親的國家」並沒有被世人遺忘,不少義工會到當地進行社會服務。今年六月和七月,就有42位香港理工大學、北京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的學生到吉爾吉斯的托克馬克進行為期20天的社會服務,深入接觸了當地的單親家庭和留守兒童。

  北京大學的陳素婷稱,她覺得是次社會服務最重要的是能陪伴當地單親家庭的母親和孩子。當地一位65歲的奶奶在他們離開的時候非常不捨,逐一和義工們擁抱、行貼面禮。當地的家長和校長表示,「我們不希望你們帶來什麼,只希望有人來陪陪我們。」

  托克馬克的居民至今還在普遍使用80年代抗生素,社區經常停電,在女人和孩子中罕見男人。這個地方好像令人看不到希望?其實不然。探訪所見,當地的孩子雖然貧窮,但堅韌不拔,求知慾強。當地學校少有理工科的課程,孩子們對義工帶來的利用水壓噴射的「水火箭」、電腦等都很好奇,總會纏着他們解釋原理。還有一個20歲的青年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自學了流利的英語,稱願望是到中國留學,把知識帶回吉爾吉斯斯坦,讓吉爾吉斯在十年內繁榮起來。

  「一帶一路」加強中吉聯繫

  中國與吉爾吉斯之前的聯繫並不強,由於俄羅斯不斷的經濟危機影響,嚴重依賴赴俄務工人員匯款和對俄貿易的吉爾吉斯開始把目光投向中國。吉當局相信,俄羅斯曾經承諾的一些大項目如今已無法踐行,中國提供必要資金的能力及其在吉成功修建水電站的經驗,證明轉向中國才是最優選擇。

  因此,吉爾吉斯斯坦對中國推動的「一帶一路」樂見其成,相信中國資金將促進該國發展並帶來經濟復甦。吉當局最近宣布將把40家中國工廠遷往該國以實現「再工業化」,這些工廠包括釀造廠、紡織廠和矽加工廠等。當局也希望中國能持續對該國的自然資源如礦產資源感興趣,以進一步確保吉的長期穩定。可見在「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吉聯繫將進一步加強,資金和技術與勞動力的互換互利有望實現雙贏,為吉帶來繁榮希望,把父親還給吉爾吉斯斯坦的孩子們。

  撰文:勞品豫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