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追討國民黨黨產來勢洶洶。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近日凍結國民黨的銀行帳戶,導致國民黨不能提取現金,無法向黨工發放9月份的薪水,黨務運作也面臨困難。不可否認,多年來台灣社會對國民黨早年取得黨產的手法是否合法存有疑慮,但在沒有確認國民黨的黨產屬於不當黨產之前就凍結其財務,似有未審先判之虞。島內有民眾投書媒體說,雖然不喜歡國民黨,但看到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執行手段之粗暴,其行跡已接近強盜,台灣還是法治社會嗎?任何審判最少都到二審才能定讞,但是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開個聽證會,就可以確定是不當黨產收回公有,被告的人權呢?
「促進轉型正義」是民進黨上台後的施政重點之一,聲稱要糾正過去的「不正義之舉」,其中「處理不當黨產」是目標之一。而擁有龐大黨產的國民黨無疑是民進黨當局要「處理」的第一個對象。一言以蔽之,「立法院」上月通過的「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下文簡稱處理條例)」正是為國民黨「度身訂做」的。而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從主委顧立雄到十一名委員「一片綠油油」,幾乎都是泛綠人馬,早前已引起輿論對委員會公正性的質疑。
島內「憲法」保障人民的財產權,如果要限制、剝奪個人或團體的財產,則必須要有明確的法律條文,由法院作出裁決。民進黨方面辯稱,「立法院」已通過「處理條例」,明訂推定為政黨不當取得的財產自條例公布日起不得動用,這就是凍結國民黨資金的法源。但「處理條例」並沒說明誰有權決定「不得動用」,而且國民黨到底哪些黨產屬於不當,也還沒有確認或裁定。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下周才舉行首場公聽會,討論國民黨不當黨產。而委員會屬於行政機關,竟能直接向銀行下令凍結某帳戶,也讓人匪夷所思。難怪有民眾投訴民進黨當局破壞台灣法治。
追討國民黨黨產、切斷國民黨金源是民進黨多年來的「宿願」。2000年民進黨首次執政時就曾展開過「追討行動」,但似乎並沒有傷到國民黨的根基,如今重奪政權,看來這次是下了決心要把國民黨連根拔起。而顧立雄早前已揚言,今年底就要實現收回國民黨不當黨產的目標,如果2018年地方選舉國民黨還用不當黨產補助候選人,他就有愧職守。
可見,歸根到底,民進黨是打着「轉型正義」的旗號,打倒政治對手。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不惜破壞台灣法治,難道這就是民進黨口中的「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