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膠囊機械人翻轉肚子尋病源

時間:2016-06-17 03:15:45來源:大公網

  圖:膠囊機械人比普通膠囊藥丸略大一點,裝有發光燈管、磁定位芯片和探頭等\網上圖片

  科技改變世界,中國科技更在創造歷史,除了高鐵技術走向國際,開始在非洲、美洲、亞洲以至歐洲應用,未來隨?「一帶一路」開展,中國科技走遍天下、造福人類不會是遙遠的夢。

  病向淺中醫,有望變成現實。第八屆全國胃癌學術大會公布的數據顯示,近五年來中國每年新發胃癌40萬例,發病率佔全世界的42%左右。臨床數據表明,胃癌能否有效治愈與胃癌的發現早或晚,關係極大。早期胃癌的手術後五年存活率可達95%以上,幾乎都能痊愈,如果在中晚期發現,手術後五年存活率則不到20%。

  治病醫癌,除了要求迅速及時,也講求對症下藥,也就是充分了解病情病徵,就如胃炎、潰瘍病、潰瘍性結腸炎等都是常見病、多發病,困擾?病人的健康和生活。採用傳統的照胃鏡方式,總令人痛苦以至「談鏡色變」,由是不利於及早診斷和醫治。

  簡便衛生不輸傳統內鏡

  一款集成了各種感應器的膠囊內鏡機械人有望開啟胃鏡「巡航」的新局面,被醫學界譽為「21世紀胃疾病檢查和內鏡發展的革命性創新」。該款機械人六月初在北京舉行的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上,其外形不起眼,比普通膠囊藥丸略大一點,裝有發光燈管、磁定位芯片和探頭等,與以往插管胃鏡不同,病人只需喝一口水吞下,這顆「有眼有腳」的胃鏡機械人,就會在人體內「翻轉騰挪」,360度無死角地觀察胃部所有部位,不會給受檢者帶來不適感,最快只需15分鐘即可完成胃鏡檢查。

  繼以色列後研發膠囊內鏡

  臨床驗證,膠囊機械人的檢查效果絲毫不輸給傳統內鏡,而其操作簡便,使用起來簡便、清晰、衛生,不會有交叉性感染,患者體驗更勝一籌。武漢協和醫院內鏡中心的病人李女士,長期受胃病困擾,但害怕傳統胃鏡檢查的痛苦而沒有檢查,該院醫生讓她吞下一粒小小的膠囊,不到二十分鐘就完成檢查,令她十分驚喜。據稱,近年累計上百名消化道疾病患者接受這種無痛檢查。

  新華社報道,中國是繼以色列之後世界上第二個成功研發膠囊內鏡的國家。運用自主創新的國產膠囊內腔產品後,成本約3000-5000元,易於被患者接受。目前,國產膠囊內腔機械人技術已在中國100多家三甲醫院和200多家體檢中心應用。

  據介紹,「膠囊內腔機械人雖小,但『肚子』裏卻藏有300多個元件,包含100多項技術專利。」胃是一個空腔,它沒有動力的情況下,不能完整地查探,漏檢率比較高。而膠囊內腔機械人技術,讓檢查變得可控。患者只要吞下一顆普通膠囊藥物大小的膠囊內鏡,機械人就會聽從醫生的無線磁場遙控指令,把隱藏在患者胃裏的病灶精確地展示出來。

  研發這個膠囊機械人的安翰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研製出可主動精確控制消化道膠囊內鏡機械人,並於2013年實現商業化應用的中外合資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團隊由國內極具高科技孵化經驗的專家帶領,集聚了國家首批「千人計劃」特聘專家和多位留學矽谷傑出博士。該公司主要面向國內市場,未來將加強開拓對海外市場。

骨科手術機械人增精確度

  長期以來,骨科醫生受困於複雜的骨頭結構和簡單的平面影像,要付出很大努力才有望在手術時精確操作。骨科手術機械人的出現使這些難題不再是難題。在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上,北京天之航醫療公司研發人員向新華社記者示範機械人如何減輕醫生負擔並降低患者的痛苦。

  「首先,三維高清內窺鏡將人體結構立體呈現,其次,機械臂的操作大大提高了手術精確度,尤其是高難度手術。」這款中國自主創新的骨科手術機械人是國際上唯一能夠開展四肢、骨盆骨折以及脊柱全節段(頸椎、胸椎、腰椎、?椎)手術的骨科機械人系統,而除了手術創傷小、恢復快等優點外,還大幅降低了手術費用。以一台20萬的複雜手術為例,使用機械人可以將價格降到10到13萬。

  展覽現場還展出了遠程骨科醫療服務機械人、口腔微創機械人等,預期愈來愈多的醫療機械人將大規模推廣應用。目前,骨科手術機械人已在北京積水潭醫院等十多家醫院使用,累計手術超過2000例。

  新華社引述展覽現場公布的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中國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創新指標已躍居世界前列。國家創新能力排名從2010年的世界第21位上升至2015年的18位;全社會研發支出達到14220億元,比2010年增長一倍;2015年科技進步對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率達到了55.3%。 撰文:呂少群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