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應用場景清單能級數量「雙提升」
瀋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呂志成出席發布會並致辭。(記者 於珈琳 攝)
項目是城市經濟發展的「主心骨」,瀋陽作為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振興發展的重中之重和關鍵着力點。當下,瀋陽市搶抓疫情防控「穩定期」,積極開展招商引資。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抓緊洽談推進項目,發揮龍頭企業招引配套項目的帶動作用,進一步提高招商引資簽約落地率、資金到位率、項目投產率,為瀋陽市經濟發展註入不竭動力。本次「五型經濟」第二批應用場景項目清單,不僅應用場景數量增加、能級也不斷提高。
瀋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呂志成在上述發布會致辭時表示,新時代的瀋陽,多重戰略機遇疊加,正處於蓄勢躍升突破的黃金期,區位優勢、創新優勢、產業優勢、政策優勢愈發明顯,一座開放之城、創新之城、理想之城正在加快崛起。面對新機遇、新挑戰,隻有把握戰略主動,才能贏得優勢、贏得未來。他表示,培育壯大「五型經濟」,是瀋陽順應時代潮流,搶抓發展新經濟、加快布局新賽道、塑造競爭新優勢的重要舉措。
瀋陽市渾南區區長任立輝現場與重點企業「雲簽約」。(記者 於珈琳 攝)
遼寧省商務廳廳長宋彥麟致辭中表示,瀋陽市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制定並實施「五型經濟」三年行動方案,提出促進發展「五型經濟」,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戰略部署。這場以「從五型到有形、看得見的城市未來」為主題的「五型經濟」應用場景發布會暨重點項目簽約儀式將繼去年瀋陽城市機會場景發布會和「五型經濟」第一批場景項目發布之後再一次賦能瀋陽城市發展。
瀋陽市副市長單義當天發布了《瀋陽市「五型經濟」第二批重磅應用場景項目清單》,其中,創新型經濟,圍繞發展未來交通、智能製造、航空航天、智慧醫療、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經濟業態推出317個場景。開放型經濟,圍繞發展跨境電商、通道樞紐、國際康養、智慧物流、國際多式聯運等新經濟業態推出76個場景。服務型經濟,圍繞發展文旅融合、品質生活、大健康、休閑康養、體驗經濟、孵化器等新經濟業態推出143個場景。流量型經濟,圍繞發展電商直播、短視頻、新地標、數字文創、夜經濟等新經濟業態推出98個場景。總部型經濟,圍繞打造創新研發總部、裝備製造總部、現代金融總部、現代農業總部、現代物流總部推出95個場景。
此外,為進一步聚焦和發展「五型經濟」,從729個應用場景項目中策劃推出50個重磅場景,讓瀋陽市「場景引擎」再度轟鳴。
創新型項目投資超千億
疫情沒有改變瀋陽市「招商為王」的工作力度,沒有改變各市場主體投資瀋陽的堅定信心,沒有改變瀋陽只爭朝夕的發展勢頭。本次簽約項目共計440個,投資總額2835.7億元。其中,佔比最高的是創新型項目226個,預計投資總額1422.64億元,包括協鑫移動能源華北區總部及製造基地項目、中核匯能沈北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國際高新技術環保產業園項目、華潤電力法庫雙百新能源示範項目共4個100億元投資項目,以及航天瀋陽新材料產業園項目、煤炭行業智能化重型裝備產業園、華潤鐵西500MW新能源光伏發電及特色漁光文旅小鎮項目、清華紫荊產業新城項目、中安新能源儲能材料科技研發及生產基地項目共5個50億元以上投資項目。這些項目涵蓋新能源、環保產業、航空航天、信息技術、新材料等各個領域,未來將為瀋陽市產業創新提供有力支撐。
瀋陽市副市長單義發布《瀋陽市「五型經濟」第二批重磅應用場景項目清單》。(記者 於珈琳 攝)
此外,簽約儀式還有10個外資項目實現簽約,包括德國DEKRA德凱集團項目、與韓國免稅店合作的線上跨境電商項目、格拉默寶馬中控和扶手生產線項目等,體現了瀋陽對於國際市場的強勁吸引力。
現場簽約企業代表協鑫能科移動能源總經理李玉軍表示,瀋陽市的營商環境刷新了過往企業對瀋陽的認知,各級領導及各部門的積極配合、招商人員的鍥而不捨,都讓企業感受到瀋陽效率和瀋陽服務。瀋陽市政府主導出台的各類政策措施,更讓企業家們看到了瀋陽的真誠,增加了來沈投資的信心。
本次發布會線上線下共有440家企業完成簽約,現場簽約857.2億元,線上籤約1978.5億元,線上線下共攬資2835.7億元。
「五型經濟」為城市構建新發展格局
上述發布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侯永志通過視頻連線致辭,他表示瀋陽構建「五型經濟」格局具有良好的基礎,瀋陽工業、製造業的產業基礎雄厚,且具有良好區位條件,這些都為瀋陽市發展「五型經濟」提供有力支撐。
侯永志指出,「五型經濟」讓瀋陽市構建新的發展格局,提升瀋陽城市能級的核心競爭力。創新型經濟,助力國家解決技術和關鍵裝備「卡脖子」問題;總部型經濟,助力國家提升東北亞地區的資源要素配置力;服務型經濟,助力國家提升服務業在東北亞地區的影響力;開放型經濟,助力我國與東北亞地區的深度合作;流量型經濟,助力國家貫通兩個循環。
簽約儀式上,共有440家企業通過線上線下形式實現簽約,總金額達2835.7億元。(記者 於珈琳 攝)
當下,瀋陽正站在「時」與「勢」的風口,乘風而上,主動把握城市發展主動權,下好「先手棋」,以品牌力量激發城市發展動力,以高質量的供給創造更多的市場需求,不斷完善產業拼圖,擦亮瀋陽市高質量發展底色。我們將看到,「五型經濟」讓新常態化下瀋陽經濟插上持續翱翔的「雙翼」,也為疫情後的瀋陽註入「強心劑」,讓「場景化」下的瀋陽經濟脈搏更強勁有力。
下一步,瀋陽市將錨定建設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國家先進製造中心、區域文化創意中心的目標,深耕「五型經濟」發展,全力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加快繪就新的發展藍圖,推動瀋陽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
簽約儀式上,共有440家企業通過線上線下形式實現簽約,總金額達2835.7億元。(記者 於珈琳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