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時逢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中韓建交30周年。4月12日,「東亞文化之都」成員城市青年藝術交流作品展在溫州市文化館正式與觀眾見面。本次展覽作為「賀文都 迎亞運」開展的系列主題活動,被列為市委、市政府「2022東亞文化之都·中國溫州活動年」項目,由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東京中國文化中心、首爾中國文化中心聯合主辦。
展覽現場
2021年,溫州成功以總得分第一的成績當選2022年「東亞文化之都」,溫州的文化工作從此融入了國家文化外交戰略,城市的文旅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機遇。在發揮既有優勢的基礎上,我市對外文旅交流工作以建設「東亞文化之都」為契機,將與日本、韓國的交流合作納入重點考慮,在着力提升「打造中國最美國際山水寫生基地」品牌項目影響力的基礎上,去年成功舉辦了「東亞文化之都」成員城市青年藝術寫生創作大賽,將地域文化交流品牌升格為東亞區域的活動品牌,以藝術為橋樑凝聚中日韓文化力量,增強青年一代對亞洲文化的集體認同感和歸屬感。
活動現場共展出「東亞文化之都」成員城市青年藝術寫生創作大賽獲獎入選作品、在溫藝術類院校師生作品86件,作品包含中國畫、油畫、水彩畫(水粉)、版畫、漆畫、綜合材料等多個門類,來自中日韓三國的參展作者通過藝術寫生、創作,生動描繪了所在城市的社會生活、自然景觀,充分表達了各自的人文關懷與藝術主張。在後疫情時代的背景下,以藝術的觀照促進大家對人類命運共同體含義的重新理解與思考。
「東亞文化之都」是中日韓三國為推動文化和旅遊務實合作創新與升級而重點打造的東亞區域文化合作品牌,是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人文領域重要成果,也是目前我國文化領域含金量最高的國際品牌。自實施以來,許多城市已通過文化和旅遊的聯通聯動創造了高速發展的機遇。本次展覽是中日韓三國青年藝術作品在溫州的首次集中亮相,旨在通過開展獨具城市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動,加深市民、青年群體對三國文化和藝術的理解和體驗,將「東亞意識、文化交融、彼此欣賞」的「東亞文化之都」發展理念深植於公眾心中,塑造充滿鮮明地域特色和時代精神的「東亞文化之都·溫州」文化城市品牌形象。
楊虎《周末》 紙本水彩70cmx100cm 2020年
本次展覽將持續展出至5月3日。
韓國全南國立大學李寶荀表示,文化交流一直以來都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基石與發展動力,是構建人類社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由溫州文化廣電旅遊局和東京中國文化中心,首爾中國文化中心聯合舉辦的「東亞文化之都」成員城市青年藝術交流作品展,充分體現了文化交流的積極作用,使文化交流根植於我們的生活。今年是中韓建交30周年,這次展覽的舉辦見證了兩國的深厚友誼。自疫情開始以來我便輾轉中韓兩國,也從創作本身尋求一種對藝術形態的思考方式,探索對於兩國文化差異的價值本身。本次展覽活動的舉辦,也極大地促進了東亞文化的交流,在對當代三國青年的個人成長起到積極作用的同時,對中韓文化和歷史傳承,有着重大的意義。利用留學學習的機會,我會努力促進中韓文化交流互動,用藝術的方式促進兩國的和諧共建。
中央美術學院江上越表示,此次我創作的作品「彩虹」是我近年來對「交流」本質的探索過程,可視化「誤解」的結果。錯位和平行的交流不僅是共存中的互相尊重,也是自我啟示的重要契機。當我們凝視這種距離感和不確定感的時候,交流的本質也許就會慢慢浮現出來。這時我突然感到在交流的灰色地帶看到了彩虹。
董力嘉《虛空中的軸線》銅版畫60x90cm 2020年
彩虹無論哪個顏色都是純凈美麗的,各自閃耀着光輝,共存着。同時也是夢想、希望的象徵。在這裏彩虹的語言和自己的心境非常一致,產生強烈共鳴。彩虹就成了自己現階段對交流認識的象徵性語言,同時也漸漸滲透到自己的繪畫語言。
希望這次展覽能成為中日韓文化交流的推動力。
東京藝術大學潘雯菲表示,在新冠疫情席捲全球的特殊背景下,有幸參加了「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青年創作大賽。藝術創作這劑良藥在疫情之下幫助身處異國的我攻克孤獨,重新思考人類個體與世界的關系,重新尋找心靈成長的軌跡。相信通過此次不同文化語境下的藝術互動,中、日、韓三國青年能夠突破語言的障礙,通過藝術作品真誠的溝通,加深彼此理解,增進彼此友誼。 通過藝術對話攜手促進三國的和平合作與發展。展望未來,希望類似的文化交流活動可以繼續辦下去,越辦越好。最後祝展覽一切順利、圓滿成功。
陸莎莎《他山之石》四聯組畫 銅版100x160cm 2018年
柏林藝術大學/中國美術學院龍晗表示,在全球疫情作為大時代背景的今天,舉辦一場中外藝術家作品的聯展是一件極其不易的事情。我本人作為此次「東亞文化之都」成員城市青年藝術交流作品展的參展藝術家之一,非常榮幸能用自己的作品和日韓藝術家進行交流,也非常感謝中日韓三方的專業評委給予我作品的肯定並讓我獲得了「入圍獎」。我創作的作品「夕下薔薇系列」,是我在花卉創作過程中,試圖循序漸進地營造出一個超脫於現實空間的風景畫。月季是中國的傳統名花,早在宋代的繪畫中就已經形成了鮮明的月季文化,我想用西方的油畫表現手法,來與中國古代花卉繪畫做對話。此次展覽對我來說有着特別的意義,以城市中的風景為寫生背景的創作,剛好也與這次展覽的主題不謀而合。
門龍朋《空山》漆畫60x100cm 2021年
山東大學樊海平表示,非常有幸入選「東亞文化之都」成員城市青年藝術寫生創作大賽展覽活動,感謝組委會的認可,讓我的作品得以展示。對於本次交流活動我有幾點感受和認識,第一,非常感謝主辦單位的支出,為我們青年藝術家提供這樣一個優質的藝術平台,促使這次藝術活動能夠順利進行 ,讓我們有一個好的機會展示自己的藝術作品。第二,本次交流活動通過藝術展覽的形式展示了新時代、新的文化背景下中日韓青年藝術家的藝術面貌。第三,本次活動也為中日韓藝術家提供了一次良好的的交流機會 ,讓我們之間可以相互藉鑒相互學習。
尹婉鑫《聯城》 布面油畫90cmx150cm 2021年
KCP東京姚翊涵表示,非常有幸參與本次比賽並得到了主辦方及評委老師們的肯定與嘉獎,作為年紀最小的參賽選手之一,深切感受到了藝術本身對於個人成長的塑造性是深刻且富有能量的。從籌備留學到赴日,一直以來我都在思考中日文化差異性的平衡點,並進行創作,而有時這樣的差異感依舊吸引人。所以我一直以來都以費孝通先生曾說過的一句話「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作為我個人的精神導向,在未來的學習過程裏,我會繼續根植這種思考方式並繼續積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