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专题 > 正文

2020重慶解放碑論壇成功舉辦

時間:2020-10-15 15:44:22來源:大公网


10月15日,2020年重慶解放碑論壇在重慶JW萬豪酒店成功舉辦。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吳存榮,市級相關部門及區縣領導,成都市錦江區等友好城區政府領導,渝中區四大家領導及渝中區政府相關部門、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駐渝外事機構代表等350餘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為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暢通國際國內雙循環、促進消費升級的工作部署,按照商務部關于推動步行街改造提升的工作要求,重慶市人民政府出台了《解放碑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方案》,要求進一步精耕深耕解放碑步行街,高品質策划舉辦解放碑論壇等高端經貿交流活動,將解放碑步行街建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核心承載區。按照市委市政府相關工作要求,在市級相關部門指導下,渝中區搶抓解放碑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契機,着力謀划推動將「重慶解放碑論壇」打造成區域性綜合性品牌論壇。

近年來,重慶市着力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積極推進「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打造長嘉匯片區及兩江四岸核心區成為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在服務業發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渝中作為核心區重要組成部分,始終把現代服務業作為主攻方向,從全局謀划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全力投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一區兩群」協調發展大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出台的《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新形勢下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推動服務業發展文件精神,全力對接全市建設內陸國際金融中心、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西部健康服務領先城市等重大機遇,主動服務新形勢下全市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聚焦高質量、供給側、智能化持續發力,借勢兩江四岸核心區作為現代服務業發展主陣地,推動渝中區產業轉型升級,努力打造現代服務業引領區、中西部國際交往中心窗口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展示區、「近者悅、遠者來」美好城市示範區。2019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301.3億元、增長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6%、總量繼續保持全市領先。

作為現代服務業引領區,2019年,渝中服務業增加值1179.1億元、佔GDP比重90.6%,現代服務業增加值達862億元、占第三產業比重73.1%,服務業佔比及現代服務業規模全市領先。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展示區,渝中積澱了3000年江州城、800年重慶府的深厚歷史底蘊,巴渝文化、統戰文化、抗戰文化、紅岩精神匯聚,正有序修繕保護中央銀行舊址、郭沫若舊居陳列館等文物,加快打造十八梯、馬鞍山等傳統風貌街區,全力留住「母城」記憶、傳承歷史文脈、展現人文魅力。

作為中西部國際交往中心窗口區,重慶自貿試驗區、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中央商務區等開放優勢疊加,12家駐渝總領事館匯聚,「一帶一路」外貿出口額增長15.5%,解放碑、化龍橋服貿產業園規模保持全市領先。

作為「近者悅、遠者來」美好城市示範區,渝中堅持深耕精耕發展空間,深入實施城市提升行動計划,高標準建設長嘉匯大景區及兩江四岸核心區,優質均衡發展教育、醫療、養老等社會事業,不斷完善6個「10分鍾公共服務圈」,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城市魅力不斷彰顯。

上午舉行以「新形勢 新動能 新聚核」為主題的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並舉行重慶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授牌儀式。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吳存榮出席論壇並講話,同時為渝中區授牌。論壇期間,渝中區全面展示了步行街改造提升發展成果。自2018年底解放碑納入全國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以來,重慶市及渝中區嚴格按照商務部要求,致力於將解放碑步行街建成環境優美、商業繁榮、文化濃厚、管理規範的國家級步行街,成為重慶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核心承載區。渝中區正以「全國示範步行街」為新起點,積極發揮步行街改造提升溢出效應,全力推動解放碑—朝天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着力推進空間互聯、景觀優化、消費升級、產業提質、文化挖掘、開放發展、載體增效、管理提升、智慧賦能、營銷推廣等「十大工程」,旨在為區域服務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助力提升長嘉匯片區及兩江四岸核心區現代服務業的影響力、集聚力與輻射力,努力將解放碑步行街打造成為城市消費名片、高質量發展平台和對外開放窗口。

本次論壇,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主題分享了《關于當前經濟形勢和城市發展》,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主題分享了《在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下,推動消費提檔升級》,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張威主題分享了《深化步行街改造成果,提升城市消費名片、高質量發展平台和對外開放窗口功能》,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董煜主題分享了《面向十四五的城市發展——以服務經濟為引領》,多位知名專家學者發表了關于產業發展、創新、變革等發展趨勢的演講,圍繞雙循環背景下,促進服務消費發展、提升服務業能級、增強服務業示範引領作用,助力兩江四岸核心區在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方面進一步開拓眼界、更新理念、借智借腦,提高輻射力和標桿形象,增強示範引領作用。

當日下午舉行了以「提升新能級 共建金融城」為主題的重慶解放碑金融發展顧問委員會2020年年會。圍繞進一步提升解放碑金融發展能級,共建金融城,打造內陸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區、西部金融中心核心區展開探討。解放碑近年來集聚了大量傳統金融、外資金融、新興金融機構。此次,專家學者和顧問圍繞重慶建設內陸國際金融中心,紛紛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建議。下一步,解放碑還將借勢成立高端智庫及金融研究院,優化金融布局,提升金融能級,助力兩江四岸核心區金融發展。

據悉,金融業是渝中區的第一支柱產業。區域內集聚了各類銀行、保險、證券業機構及地方金融機構419家,市級以上金融機構達183家,外資銀行、保險業機構佔全市70%,要素市場數量佔全市40%。全區金融業增加值佔全市15%,佔全區GDP 26.3%,占第三產業28.7%;金融業資產規模佔全市18%;存貸款餘額保持萬億級規模,證券交易額、保費收入全市領先,境內外上市掛牌企業累計達86家,各項指標位居全市前列。

渝中區開放程度較高,全區市級以上外資金融機構33家,是全市外資金融機構集聚高地,外資銀行、保險數量佔全市70%,建行跨境金融服務中心,平安銀行跨境結算、離岸、保理業務三大中心,中國銀行全球中小企業互聯互通平台等區域性跨境業務功能性金融機構落戶,國際商業貸款、境外發債、跨境REITs等融資模式中西部領先,首創跨境保理融資、跨境資產轉讓等新業務模式。累計開展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項下金融服務項目90個、融資規模128.1億美元;跨境結算業務累計23.38萬筆,資金規模5434.5億元。

展望未來,渝中區將進一步優化金融業發展空間布局,將解放碑—朝天門區域作為核心區、兩路口—化龍橋區域作為拓展區,着力打造六大金融集聚區。一是重慶金融街金融總部集聚區,重點打造解放碑—來福士綠色金融大道。二是解放碑外資金融集聚區,吸引各類外資金融機構落戶。三是朝天門中新合作金融服務業集聚區,建設中新合作金融服務業產業園。四是化龍橋國際商務區新型金融集聚區,形成戰略性新興金融高地、金融科技要素集聚高地。五是兩路口——化龍橋金融中介集聚區,加快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會計服務示範基地建設,強化金融配套功能。六是打銅街——下半城金融歷史文化風貌展示區,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文化金融等新型金融業態。

此次在重慶核心地標舉辦的解放碑論壇,將更好展示長嘉匯片區及兩江四岸核心區作為重慶母城的服務業基礎,促進區域優化服務消費供給,提升服務消費品質、塑造消費地標、做大消費平台、靚化消費名片,擴大解放碑在金融、商貿商務等現代服務業方面的影響力,進一步發揮平台作用吸引國際機構、國際組織入駐,提高國際知名度、城市繁榮度、商業活躍度、消費便利度和舒適度。蓄勢待發的兩江四岸核心區及渝中區正成為一片投資熱土,不斷釋放出商機與活力。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