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眾集會資料圖片
所謂「新南向政策」,是蔡英文2016年上台後,極力推動的台灣地區經濟建設戰略規劃。該政策主要面向東南亞、南亞以及新西蘭、澳大利亞等,企圖透過加強與他們的經貿往來,擺脫台灣對大陸的經濟依賴,為「謀獨」做好「超前部署」。這種政治掛帥的戲碼,注定不會有好結果。儘管民進黨當局不斷為「新南向政策」使勁敲鑼打鼓吆喝,砸下血本拚命推動,但很多目標地區根本就沒有回應,完全屬於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實際上,這個「新南向政策」脫胎於李登輝阻礙台商投資大陸的「南向政策」。雖然加了個「新」字,實質卻是舊瓶裝酸酒,自斟自飲。陳水扁上台後,照樣拿「南向政策」說事。不過,他們的「南向政策」都留下一地雞毛,成為世人笑談。如今蔡英文又接棒,大搞意識形態淩駕經濟規律的鬧劇,妄圖建立不依賴大陸市場的所謂台灣「新經濟模式」,結果依然是孤掌難鳴,自取其辱。民進黨當局這種一條路走到黑、不撞南牆不回頭的蠢勁,真讓人匪夷所思!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台商的布局和島內人才的流動,不是民進黨當局說了就算的。大陸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擁有14億人的龐大市場。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都是炎黃子孫,大陸社會對台灣鄉親有著強大的吸引力。2008年,兩岸實現「三通」,迎來和平發展的良好局面,台灣鄉親就迅速掀起了「西進大陸」的熱潮。2016年,「獨」心膨脹的民進黨上台後,牛不喝水強按頭,採取各種卑劣手段,企圖阻擋兩岸同胞的交流交往。
儘管如此,大陸始終心繫台灣民眾的福祉,秉持「兩岸一家親」,落實同等待遇,推出了一系列惠台措施,台灣同胞在大陸擁有的得天獨厚優勢與資源根本不是其他地方可以比擬的。統計顯示,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十年來,台灣出口大陸產品享受的免關稅金額超67億美元,而大陸出口台灣產品的免關稅金額只有約6億美元。
大陸讓利台灣,真金白銀,實實在在,更加折射出民進黨當局吹噓的所謂「新南向政策」,不過是自作多情、自欺欺人、勞民傷財罷了!奉勸民進黨當局少一點政治算計,多懷點敬畏之心,順應時代潮流、發展大勢,改善兩岸關係,為民眾多謀一些福祉。否則只能像「新南向政策」一樣, 一敗再敗、丟人現眼!(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華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