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全球發展倡議高級別會議上宣布,中國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在世貿組織當前和未來談判中將不尋求新的特殊和差別待遇。
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李成鋼表示,這是中方着眼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對外作出的重要立場宣示,是中方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積極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治理倡議的重要舉措,必將為促進全球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注入強心劑,必將為推進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進程注入正能量。
在當今世界面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的嚴峻挑戰下,中國以實際行動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胸懷與擔當。
中國始終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和身份從未改變。2001年,中國以發展中成員身份加入世貿組織,享受特殊和差別待遇是中方應當享有的制度性權利。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在享受相關待遇的同時,積極參與多邊貿易談判,結合自身發展水平和能力,自主務實處理具體議題談判中涉及的特殊和差別待遇問題,為達成多項世貿組織談判成果、促進全球貿易更自由更便利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的發展成就是舉世矚目的,但中國從未將自身發展建立在損害他國利益的基礎上,而是以實際行動推動全球共同發展。
以行動支持多邊貿易體制
當前,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面臨嚴峻挑戰,霸權主義、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甚囂塵上,個別國家接連發起貿易戰、關稅戰,嚴重衝擊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國際社會對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呼聲更加強烈,對世貿組織發揮更積極作用的期待日益上升。在此背景下,中方宣布在世貿組織當前和未來談判中不尋求新的特殊和差別待遇,進一步彰顯了中方以實際行動支持多邊貿易體制的堅定立場和大國擔當。
中國的決定並非放棄權利,而是主動以更高標準要求自身,希望以身作則,為推動全球共同發展樹立範例。李成鋼強調,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和身份沒有改變。中國始終是全球南方的一員,永遠和發展中國家站在一起。這一表態清晰表明,中國在放棄「新」特殊和差別待遇的同時,仍然堅定支持發展中國家的正當權益。
中國不尋求新的特殊和差別待遇,將為全球經貿合作帶來新機遇、新動力。當前國際經貿秩序受到嚴重衝擊,世貿組織亟需通過改革更好發揮作用。中方從促進全球經貿合作大局出發,以實現共同利益為目標採取務實行動,將有力支持世貿組織改革,特別是為推進多邊談判帶來強勁動力。這一舉措將發揮重要示範效應,帶動各方凝聚世貿組織改革勢頭,為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貢獻力量。
世貿組織總幹事伊維拉表示,中國的決定體現了其對建設更加平衡和公平的全球貿易體系的承諾。中方這一舉措「無疑將為相關討論注入活力,助力我們建設一個更加靈活、高效的組織」,並稱這是「世貿組織的轉折點」。
中國宣布不尋求新的特殊和差別待遇,釋放出倡導大國勇於擔當、各方團結協作的強烈信號,彰顯了中方與絕大多數成員共同踐行國際承諾的決心和擔當。
更好彌合南北發展鴻溝
中國這一決定,將有利於多邊貿易體制更好聚焦發展議題,有利於增強國際貿易的普惠性和包容性,有利於更好彌合南北發展鴻溝,實現世貿組織推動實現全球發展的初衷。作為發展中大國,中國始終主張承擔與自身經濟實力、發展水平相匹配的國際義務,反對承擔超出自身能力的過度義務,這一態度既體現中國作為大國的擔當,也符合發展中國家的客觀定位。
中國的發展成就和對全球的貢獻有目共睹。中國單位GDP能耗四年累計降低11.6%,相當於減少11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這充分體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中國與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成果惠及共建國家,在產業、交通、就業、民生等方面取得了許許多多的重大進展和成效。中國堅決站出來反制貿易霸凌,堅定捍衛自身正當利益、捍衛國際公平正義,以超大規模的市場和超強的製造能力,為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貢獻中國擔當。
在全球化遭遇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挑戰的當下,中國將推動全球貿易體系更加公平、更加包容、更加有效。中國將一如既往維護多邊貿易體制,願與各方加強溝通合作,為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貢獻力量,旗幟鮮明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維護非歧視等世貿組織基本原則和規則,推進世貿組織規則與時俱進,推動投資便利化協定、電子商務協定盡早納入世貿組織法律框架,聚焦發展維度,推動將於明年3月舉行的世貿組織第14屆部長級會議取得發展導向型務實成果。
因此,中國不尋求新的特殊和差別待遇,不是簡單的「放棄」,而是更高層次的「擔當」。這一決定將為全球貿易體系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這正是負責任大國應有的姿態與擔當。
國際關係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