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將在北京舉行。時隔近6年,港人又可以從電視鏡頭裏看到國家的和平之師和威武之師。作為人民軍隊奮進建軍百年的嶄新亮相,香港社會應該怎樣觀看和閱讀這次閱兵?
此次閱兵,是以習近平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入新征程的首次閱兵。據了解,閱兵活動按照閱兵式、分列式兩個步驟進行,時長約70分鐘,編設45個方(梯)隊,所有受閱武器裝備都是國產現役主戰裝備,首次亮相的新型裝備佔比很大,同時在設計上做了多點創新,必然是一場盛況空前、極其震撼和有歷史意義的閱兵。
深刻認識到和平來之不易
我們要從歷史維度看。這次閱兵的主題是紀念抗戰偉大勝利、弘揚抗戰偉大精神。為此,閱兵把1945年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14年抗戰歷程等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緊密相關的年代符號,融入到閱兵規模、裝備數量、隊形編排等設計中,充分彰顯了「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這一經受血與火考驗、顛撲不破的偉大真理。香港與國家命運休戚與共,一同經歷了抗日戰爭的艱苦卓絕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看閱兵就是回顧這段艱辛但光榮的歷史,以史為鏡觀照當下,深刻認識到和平的來之不易。
我們要懷自豪心情看。此次閱兵將充分體現中國軍隊能打勝仗的實力底氣,是繼2019年國慶閱兵後,我軍新一代武器裝備的集中亮相,充分展示了我軍體系作戰能力、新域新質戰力和強大的戰略威懾實力,充分體現了我軍適應科技發展和戰爭形態演變、打贏未來戰爭的強大能力。在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環境中,有一支能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保護所有人民不受戰爭威脅的勝利之師,香港社會完全有理由安心,完全有理由自豪!
我們要以國家視角來看。此次閱兵是中國向世界發出的清晰信號──和平來之不易,和平必須捍衛。閱兵不僅是偉大抗戰精神和偉大民族精神在新時代賡續傳承的重要體現,也是堅持弘揚正確二戰史觀、堅決維護戰後國際秩序、堅定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的鄭重宣示。在二戰勝利80年後的今天,地緣政治衝突依然頻發,世界和平面臨重重挑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任重道遠,香港社會要從國家立場和高度,深刻領會此次閱兵的現實意義,理解中國和平崛起的責任擔當,與國家一起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做好地區穩定的維護者和新型國際秩序的建設者。
我們更要結合自身發展來看。「國安─港安─家安」成為了邁向由治及興新階段的香港的最大共識。何以國安?何以港安?閱兵告訴了答案:只有強大,才是底氣。當在閱兵場上看到全體受閱官兵以昂揚狀態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當領略國之重器昭示我軍制勝現代戰爭的強大能力,相信所有香港同胞都會認識到只有國家安全得到充分保障,香港才能實現長期繁榮穩定。同理,也只有實現了香港的高水平安全,「一國兩制」的高質量發展才會有堅實基礎。
用心感受「國之大者」精神
閱兵既深刻銘記歷史,也回應現實命題,它是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生動體現,更是凝聚全國人民理想和信念的莊嚴宣示。香港人看閱兵,不能置身事外,而要用心感受,體會「國之大者」的精神,維護「東方之珠」的安定。尤其對年輕人而言,這更是一堂難得的國情教育課,可在時空對話中深植愛國主義火種,讓更多年輕一代,將未來規劃充分融入貢獻香港和國家發展的歷史潮流中。相信這正是九三閱兵之於香港的獨特意義。 江西省政協委員、江西省旅港同鄉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