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議論風生/改善英中關係,英國政府必須拿出誠意\江樂士

時間:2025-08-02 05:02:02來源:大公报

  2024年7月,史塔默就任英國首相後,承諾將重新調整對華政策。作為貿易大國和金融中繼站,英國理應摒棄政治成見,認真看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

  2024年11月,史塔默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時,強調「建立強而有力的英中關係」非常重要。他表示,儘管英國始終將自身國家利益置於首位,但仍希望成為中國「一個可預期、務實的合作夥伴」。

  這些表態看起來頗為積極,接下來的幾個月,史塔默也開始付諸行動。多位內閣大臣陸續訪問中國,包括外交大臣拉米、財政大臣里夫斯,以及商業貿易部國務大臣亞歷山大,其中亞歷山大還訪問了香港。這一系列訪問是近年來首次雙方高層接觸,顯示史塔默確實有意改善英中關係。

  然而,史塔默的對華友善態度,激怒了英國的對華鷹派,也讓美國有所不滿。鷹派堅稱中國對英國構成威脅,但直到最近,史塔默似乎仍堅持己見。不過,隨着特朗普重返白宮,各方憂慮隨之泛起。

  史塔默在特朗普面前姿態甚低,他先是在白宮主動向特朗普遞交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的訪英邀請信函;後竟在加拿大G7峰會上,彎腰在地上幫特朗普撿起掉落的文件。這不禁令人憂慮,他的外交政策是否也將如此卑躬屈膝。

  外交大臣死抱冷戰思維

  6月24日,英國政府發布《2025國家安全戰略》,儘管特朗普的一系列政策威脅着顛覆與英國乃至全球的關係,英國仍選擇與美國推動「更深入的貿易、科技與安全合作協議」。換言之,英國依然選擇將自身發展與美國緊密捆綁。

  《2025國家安全戰略》在談到印太地區的篇章中,指控中國進行「危險且破壞穩定的行為,威脅國際安全」——雖屬無稽之談,但想必甚合英國對華鷹派以及美國政府的心意。

  同日,外交大臣拉米在議會就史塔默下令進行的所謂「中國審查報告」向議員簡報。他表示,部分內容因過於敏感而無法公開,但承認中國的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事實」,不與中國接觸非明智之選。

  拉米還稱,英國對華方針將基於「務實主義」,英國將是「中國可預期且務實的合作夥伴」。這句話還算鼓舞人心,但他緊接着表示:「我們將在可以合作的地方合作,在必須挑戰的地方挑戰。」此話一出,露出了底牌。

  據稱,拉米與美國副總統萬斯關係密切,拉米透露,「在完成審查過程中,確保與『五眼聯盟』夥伴立場一致至關重要。」也就是說,「中國審查報告」有一部分是為了迎合其他國家。

  拉米又搬出冷戰時期的陳腔濫調,指控中國涉及「各種威脅性活動,包括間諜活動、網絡攻擊、壓制香港人和破壞國際秩序」。荒謬的是,他還呼籲廢除香港國安法,釋放正因涉嫌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而受審的黎智英。

  拉米心知肚明,這些要求根本不可能實現,只會製造摩擦、破壞英中關係。正如英國不可能廢除本國的《2023國家安全法》一樣,香港國安法作為香港得以恢復秩序的關鍵保障,也絕不可能被廢除。此外,無論在英國或香港,正受審的刑事嫌疑人都不可能隨意釋放,拉米身為資深大律師,對此再清楚不過。

  自毀英國政府公信力

  更諷刺的是,拉米若真心關心「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應先管好自家事務,而非對他國指手畫腳。今年7月2日,面對支持巴勒斯坦權益的「巴勒斯坦行動」組織成員噴塗兩架飛機的事件,英國政府竟根據《2000年反恐法》將該組織定性為恐怖組織,已有超過170名和平抗議者因「恐怖主義」指控被捕,引發眾怒。

  7月25日,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圖爾克公開譴責英國濫用反恐法,稱這一做法「令人不安」,「過度且不必要」,嚴重限制了人民「表達、集會和結社自由」,「有違英國根據國際人權法應盡的義務」。

  拉米的虛偽着實令人瞠目結舌。拉米參與推動的反恐立法,被聯合國嚴正批評為不符合國際人權規範,竟還敢指控中國破壞「基於規則的秩序」。若他尚存一絲自尊,就該勸史塔默廢除這部被圖爾克明確且正當譴責,具有壓迫性且背離英式精神的法律,以挽回英國的尊嚴。

  眼下,史塔默必須明確自己的立場。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他和前任約翰遜、特拉斯、蘇納克一樣,想讓英國當美國的跟班,那就請明說,別再浪費中國的時間。如果他真心希望與北京建立成熟的關係,就必須拿出誠意,堅定不移。

  註:原文刊登於《中國日報香港版》,有刪節

  律政司前刑事檢控專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