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政策建議/土瓜灣應打造「宋朝海上盛世」文旅區\胡恩威

時間:2025-05-21 05:01:51來源:大公报

  香港發展文化旅遊空間,需要文化帶動,旅遊體驗必須建基於文化底蘊,香港的文化發展和旅遊發展需要重新組合,要有文化的深度,也要有營商的意識和執行能力。由交通基建帶動的地產發展模式需要升級轉型,土瓜灣至啟德體育園區,正好是試驗新模式的平台,故此發展土瓜灣海濱應立足文化歷史,才能夠建構一個更可持續發展的文化旅遊社區。香港目前需要的不單止是吸引外國遊客,更要令市民願意留港消費,這是城市規劃和舊區重建的一個重點。

  站在土瓜灣海濱,海風裹挾着潮汐氣息拂面而來。這片被現代高樓環抱的港灣,地底沉睡着宋代商船遺落的青瓷碎片,空氣中彷彿仍迴盪着「大宋海舶」的號角聲。市建局提出發展土瓜灣海灣的構想,若以「宋朝海上盛世」為文化旅遊策略定位,不僅是對城市規劃文化歷史方向的自然抉擇,更是對土瓜灣這片土地歷史記憶的文化自主復興。當我們凝視土瓜灣斑駁的碼頭牆體,實則是在閱讀一部被遺忘的海洋文明史。北宋《萍洲可談》記載當時各地「海上貿易」的盛況:「船舶深闊各數十丈,商人分佔貯貨」;南宋《嶺外代答》中更詳述「浮南海而南,舟如巨室」的航海奇觀。香港作為古航道要衝,其歷史地位不亞於今日維港,只是被時光塵埃暫時掩蓋。

  立足歷史創新發展模式

  考古學家在土瓜灣宋皇臺一帶發掘出大量宋代錢幣、陶瓷與建築遺跡,證明此地曾是海上絲路重要節點。南宋宗室南逃時,相傳曾在土瓜灣附近登岸,民間至今流傳「宋王臺」傳說。已故商人邱德根創辦「宋城」主題公園,是香港最早和最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文創」旅遊項目;以香港這座城市的歷史神經──香港在宋代遠非邊陲漁村,而是「廣舶」體系下的國際商港;若在牛棚藝術村周邊打造「海上宋朝」主題文創區,實為將斷裂的歷史脈絡重新縫合與復興。試想以現代新媒體沉浸式技術重現《香港海灣圖》般的宋朝港口盛景:全息投影的宋代商船停泊在今日海傍,全新技術讓遊客目睹宋朝海上絲綢之路的交易場景,聲光裝置還原「市舶司」的報關流程。這種時空疊加的體驗,配合復古的仿宋建築創造更強文化穿透力。宋朝文化是主題,文化旅遊體驗是核心。文化旅遊體驗包括餐飲消費各式各樣的音樂戲劇表演,以及各種和視藝相關的IP體驗消費。

  香港表演藝術界長期苦於場地不足,據藝發局統計,2022年有逾三百個藝團輪候排練場地,平均等待時間達十八個月。土瓜灣文旅區可借鑒東京豐洲市場的模塊化設計,採用預製組件搭建中小型黑盒劇場。這些空間白天可作傳統工藝展銷,夜間轉換為實驗劇場,實現「一空間多維度」使用。更可學習大阪「水都」概念,建造浮動舞台,既避免大興土木,又能創造獨特的海上觀演體驗。

  土瓜灣有不少舊式工廠大廈,工廈與宋代海貿本就有隱喻連結──兩者都是不同時代的經濟引擎。建議將周邊廢置工廠活化為「宋代工藝當代詮釋中心」,甚至開設「香港畫院」培育新水墨人才。成都東城記憶文創園區的成功證明,舊廠房特別適合容納需要大空間的傳統藝術創作。周末可舉辦「海上絲路市集」,販賣的不僅是商品,更是文化敘事──宋代茶藝表演旁可能擺着咖啡攤位,重現當年商港的跨文化交融。

  歐洲內地以至日本「臨時建築」理念尤其值得借鑒。橫濱「大棧橋國際客輪站」採用可拆卸的鋼木結構,卻獲得當代建築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深圳「海上世界」文化中心更示範了如何用集裝箱模塊打造頂級美術館。土瓜灣可以大膽採用這類技術,在避風塘搭建「竹棚歌劇院」──以數碼化設計新的建築材料強化傳統竹棚結構,內部配備智能環境系統。這種「高科技低技術」的悖論組合,恰能呼應宋代航海家「觀星象而不棄羅盤」的智慧。

  政府更需簡化臨時文化場地的審批程序,透過政策激發和促進具備市場潛力產業特色的表演藝術體驗。

  土瓜灣海濱的發展應該是用更綠色的建築技術;能夠短時間內建構一個文裏體驗空間,政府投資應該創造文旅空間平台,我國是造船大國,用船的觀念創造新的文旅體驗,利用土瓜灣這個海灣展示國家造船業的多樣性以及特色。土瓜灣發展又有文化定位在規劃上應該以綠色為主題,在時間上更應該配合目前科技發展的速度,利用中國式現代化的各種新的技術,結合香港人創造內容的軟實力,建構一個既有文化底蘊也有產業特色的旅遊產業區。

  新海濱創造文化新價值

  土瓜灣發展不是一個簡單的工程填海問題,除了規劃硬件工程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文化研究分析創造新的價值,能夠令不同模式大型投資發展,以致中小企均有着一種投資意欲以及發展空間。這正正是政府政策需要提供才能促進投資,單靠政府補貼旅遊文化項目有其作用,但總的來說創造投資氣氛營造文化旅遊消費意欲才是重點。

  香港站在城市發展的十字路口,土瓜灣的選擇象徵着香港的文化覺醒。香港已經擁有兩個主題公園,現在需要能讓宋代市舶司遺址與當代藝術對話的主題公園/博物館。當東京憑藉「江戶東京博物館」重塑城市認同,香港可把握土瓜灣海濱的發展機遇,透過宋朝海上貿易歷史,重構自身真正的歷史文化故事,以中華文化歷史為核心,結合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角色。而宋朝海上貿易的開放精神,恰是這座城市最珍貴的基因。未來遊客漫步在土瓜灣海濱,感受宋代商船結合先進科技的美學體驗,觸摸的不僅是歷史,更是香港的文化。在這片曾經見證過「萬國衣冠會」的海灣,我們終將找回那座被遺忘的海洋文明燈塔。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