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率領商貿代表團訪問中東,筆者有幸代表生產力局參與其中,親身見證香港和內地就拓展中東合作機遇取得豐碩成果,也深深體會中東蘊藏的龐大機遇。筆者認為,香港可從多方面深化中東之行成果,更好善用香港高度國際化和「超級增值人」優勢,把中東機遇轉化成實際經濟動力。
在行政長官率領下,代表團先後訪問卡塔爾和科威特。卡塔爾是中東地區最發達國家之一,以去年為例,該國人均生產總值高達約7萬美元,位居海合會國家之首,擁有豐富天然和商業資源。位處於波斯灣中心的卡塔爾,屬區內重要的商貿、金融、創科和航空物流的樞紐,也是連接和拓展北非市場的橋頭堡。
我們一行拜訪了卡塔爾投資局、卡塔爾金融中心、卡塔爾開發銀行(QDB)等多個機構,共同探討雙方合作機遇,在各自領域廣交朋友。當中,拜訪卡塔爾開發銀行的過程,讓筆者印象非常深刻。
強化法定機構之間的協作
卡塔爾開發銀行是由該國成立的金融機構,主要職責為促進該國經濟多元化發展、支援中小企發展和升級轉型、為企業提供貸款融資等金融業務,同時亦推動卡塔爾企業拓展海外市場、促進出口貿易、進行創業孵化等工作,等同把香港貿易發展局、工業貿易署、投資推廣署、生產力局等政府部門和公營機構的部分職責集於一身,以單一機構形式推進卡塔爾經濟發展。
就此,筆者認為香港可根據自身情況,向卡塔爾開發銀行「取經」,建議政府可強化與經貿發展相關部門、法定機構或半官方機構之間的協調、統籌和合作,集眾之力、各司其職、優勢互補,共同攜手促進本港經濟多元發展,帶動法定機構呼應國家戰略、與時俱進地發展。
第二,香港可繼續更好發揮高度國際化和「雙向跳板」獨特優勢,強化作為連繫內地和中東商貿發展、「出海」的橋頭堡。筆者於卡塔爾開發銀行的交流會上,推廣香港發展優勢,並深入講解生產力局工作,包括如何利用國際化服務和場景等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也與不少中東政商界代表交流和接觸,他們都看重香港的國際化優勢,對於來港開拓業務,以至透過香港作為橋樑「出海」至內地及東南亞等海外市場,具有濃厚興趣,也有當地機構表示有意與生產力局探討合作和對接。
筆者建議,政府未來可更主動出擊、多管齊下,把更多來自傳統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的中東企業「引進來」。在「一國兩制」下,香港具備「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在供應鏈管理、研發設計、開拓市場、技術對接、法律和金融專業服務等領域,尤其是與工業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都有世界領先實力和銜接國際的優勢,絕對可呼應中東、乃至北非企業和品牌對開拓海外市場的需要。筆者期望,當局可深化落實今次訪問中東所取得的成果,持續深化與當地機構和產業對接,識別有意「出海」的中東企業,提供適切支援服務、稅務誘因措施等,吸引他們進駐香港。
第三,協助內地企業和品牌「出海」至中東,是香港的強項和優勢所在,我們應把握好此優勢,強化香港的「國際窗口」功能,以「超級增值人」的定位為國家產業增值,為香港創造更多經濟增長點。
生產力局一直大力協助內地企業「出海」,上月中更聯同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及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成立了「出海服務中心」。中東此行,行政長官到多哈哈馬德國際機場考察,了解該機場的自動駕駛車輛試驗項目的運作和成效。事實上,該試驗計劃由內地企業馭勢科技參與。而生產力局早前就與馭勢科技在技術支援、產品成型、應用落地等層面合作,提供「出海」服務,隨後馭勢科技亦與香港國際機場合作,透過在機場應用汲取成功經驗,成功將技術推廣至國際市場,包括成功「出海」至卡塔爾作為試點,這正是香港夥拍內企「併船出海」、走向國際的好例子。
提升「出海服務中心」功能
筆者深信,在生產力局團隊的努力下,會繼續透過「出海服務中心」,助力內地企業與全球創科資源互聯互通,並利用香港的國際化應用場景,加速產品、技術出海,建立香港與海外生產基地或運營跨國總部業務,推動研發成果和技術轉化,邁向全球市場,冀以香港所長,服務國家出海所需,而中東市場則是內企「出海」其中一個具潛力的目的地。
最後,筆者期望,政府繼續優化支援港企發展品牌及開拓中東市場的相關措施,協助企業握緊中東商機。隨着環球經濟形勢持續不明朗,不同行業和產業都希望開拓新市場、新商機,把握好全球經濟重心東移的大趨勢,中東不少國家的人口結構較年輕,近年消費力穩步增長,電商發展亦急速,對高性價比的品牌和產品有龐大需求,不少港企也劍指中東的市場優勢,希望將中國及香港品牌進駐當地,以品牌建設迎來新機遇。
以紡織及製衣業為例,筆者早前收到從事裁縫訂製的代表反映,指中東國家有很多高端、高購買力的顧客,希望政府助力他們進駐當地。筆者希望,政府可持續優化支援企業措施,包括強化出口信用保險局涉及中東市場的承保服務、採信能力,並提供更多免費的出口諮詢服務,擊破港企過往開拓中東市場所面對的痛點。
總言之,中東市場具發展潛力,筆者期望與特區政府和工商界繼續攜手,進一步延續和落實中東之行的豐碩成果,繼續發揮好「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助力國家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為香港各界創造更龐大商機,貢獻「一帶一路」高質量建設。
立法會議員、生產力局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