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議論風生/「中東行」收穫滿滿 「超級聯繫人」角色更突出\鄭翔玲

時間:2025-05-16 05:02:03來源:大公报

  日前,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商貿代表團順利完成任內第二次中東訪問,達成59份合作備忘錄及協議,收穫滿滿。我亦有幸代表「一帶一路」總商會隨團參訪,並與卡塔爾與科威特的當地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特區政府近年大力開拓中東市場,李家超特首2023年首次中東行的諸多成果已陸續落地,此次訪問卡塔爾、科威特兩大經濟蓬勃增長的國家,正值國際經貿形勢面臨重大不確定性之時,更顯意義重大。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此次還有來自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的20多位內地企業家代表一起「併船出海」,再次彰顯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正如李家超所說,「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在筆者看來,香港與中東作為密切的合作夥伴,當前面臨三大重要機遇,正應攜手共謀發展,為世界創造共贏典範。

  「併船出海」展示「中國方案」

  一是互補協同的重要機遇。中東與香港同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在經濟上互補性強,同時在細分領域各有優勢,存在極大的協同發展潛力。以卡塔爾和科威特兩國為例,近年經濟快速發展,人均GDP分別位居海合會成員國第一和第三,也是香港在中東地區的第三大和第六大貿易夥伴。兩國在金融和航運等領域近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科威特的主權財富基金規模逾七千億美元。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擁有最完善的專業平台、體系和人才,可以助力兩地的優勢產業進一步升級。而中東的資金和資源優勢,既可助力香港乃至內地的新興產業加速發展,同時也可以藉由香港分享中國乃至東亞地區快速發展的紅利,達到投資收益的最大化。在科技、文旅、基建、醫藥等諸多領域,中東與香港都存在大量的協同發展的現實商機和長遠機遇。

  二是中國發展的重要機遇。當前全球變局加速演進,地緣政治風險上升,關稅戰、貿易戰衝擊世界經濟秩序。但中國以確定性、未來性和機遇性贏得各方信賴,正日益成為世界經濟穩定運行的「定海神針」。今天的中國,擁有全球最完備的工業體系和最完善的產業鏈供應鏈配套能力,具備最廣闊的市場、最豐富的應用場景。在人工智能、芯片、新能源汽車等前沿領域,中國以新質生產力重塑世界科技版圖,並向各國展示「中國方案」。

  香港作為「內聯外通」的「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正在打造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既是中國對外的重要窗口,也是世界各國、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入中國市場、分享中國發展紅利的最佳選擇。這次內地企業代表首次與特區代表團「併船出海」,並達成一系列合作成果,相信只是一個開始,未來更多形式、更大規模、更深入結合的協同方式,仍需要特區政府及各界探討與挖掘。

  三是創新轉型的重要機遇。在世界經濟下行壓力下,科技創新是應對一系列不確定性挑戰的重要抓手。卡塔爾和科威特作為傳統的資源型國家,正迫切尋求經濟增長的多元化動力。近年來,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具有技術和成本優勢的中國企業,已深度參與部分中東國家的能源轉型過程。

  以港優勢撬動跨國科技轉化

  香港當前正在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新型工業化等領域,香港取得了令人欣喜的進步,背靠祖國強大的科技創新體系和快速發展的新興產業體系,香港的創新轉型,也將為我們的朋友們帶來廣闊的前景機遇。利用香港和內地在數字化以及人工智能方面的經驗,我們可以助力中東及東南亞等地區加速實現傳統產業和基礎設置的數字化轉型,造福當地經濟和民生,更可以將中國的解決方案和創新基因帶到更多地區,實現共贏發展。

  總結這次中東之行,不僅是一次開拓商機、推動合作的共贏之旅,更是以香港優勢撬動跨國界科技轉化和產業升級的示範之旅,是特區對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戰略的一次出色響應,是香港「內聯外通」獨特作用和「一國兩制」獨特優勢的充分體現。相信在以行政長官李家超為首的特區政府「務實有為」的領導下,香港將以自身獨特的活力和魅力,更多地在國際舞台上展現「東方之珠」的風采,也將與內地各省市、尤其是大灣區兄弟城市一起,攜手「走出去」,擴大朋友圈,向世界推廣中國方案,講好中國故事。

  香港「一帶一路」總商會更加要當好先鋒隊、排頭兵,充分利用好自身優勢和資源,積極配合特區政府,抓緊落實利用好此次特首中東行的一系列成果,讓我們的朋友們投資香港、擁抱中國;也讓我們的朋友們和機遇攜手、和時代同行,在東方之珠演繹他們的「成功故事」。

  香港「一帶一路」總商會會長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