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率團一連四日訪問浙江,包括政務司、財政司、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民政事務局等主要負責人亦隨團訪問。23日,李家超訪問杭州未來科技城城市展館,專題展覽展示了俗稱「杭州六小龍」的核心成果與前沿技術。這些企業涵蓋大語言模型、機器人、人工智能、遊戲開發和腦機接口等最新科技前沿領域。特首率團訪問浙江,並與各政策局負責人重點考察創新科技企業,向杭州「取經」,不僅體現特區政府對發展創新科技的高度重視,更揭示香港經濟多元化、創新化發展之路需政府各部門通力合作。
從去年開始,從大型動作遊戲《黑神話:悟空》的問世,到DeepSeek(深度求索)的驚艷表現,都令全國其他省市關注這些創新科技企業為何集中在杭州出現;究竟是哪些政策和措施,使得這些企業能夠在杭州孵化出令國人為之振奮的科技產品。
鄰近的江蘇省媒體《新華日報》在DeepSeek新大模型發布後接連發文,分析為何江蘇省未能誕生DeepSeek這樣的創新科技企業。特首李家超今次率團訪問浙江,除了與浙江省領導探討在各個領域加強浙港間的合作,相信也是希望汲取杭州發展創新科技產業的成功經驗,助力香港的創科發展。
借鑒「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理念
杭州能夠孵化出「六小龍」,與當地良好的創新氛圍、產業生態及營商環境息息相關。在營商環境方面,杭州政府提出了「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服務理念;在行政手續方面,強調要讓企業和個人在前往政府部門辦事時「最多跑一次」,盡可能地減少企業和個人的行政成本。而在創新氛圍和產業生態方面,杭州亦充分扮演「耐心資本」的角色,不僅為吸引到的人才提供衣食住行的支援,亦給予企業足夠的耐心,致力打造「包容十年不鳴,靜待一鳴驚人」的創業環境。
事實上,如今成長為「六小龍」的宇樹科技和強腦科技,早於2017年和2018年便已在杭州駐紮。在杭州政府提供的資金、場地、政策等配套支持下,經過多年的努力才得以「破繭成蝶」。上述在三個重要方面的成功經驗,無疑值得香港認真借鑒。
回到香港,作為學研實力雄厚、金融、法律等專業服務發達的國際化都會,香港具備發展創新科技產業的良好條件。而在本屆政府搶人才、搶企業以及多項着力發展創新科技產業的政策措施推動下,香港的創科產業無疑具備更加優渥的培育環境。但同時,結合杭州市的成功經驗,也可發現政府過往的「小政府」理念,並不利於創新科技產業的發展。香港要拚經濟、謀發展、走向產業多元化,不僅需財金部門、創科部門的努力,更需政府全體動員,共同為目標發力。
打破部門壁壘實現「一窗通辦」
顯然,為創新科技打造適宜的孵化環境,需政府強化服務意識。今年初,夏寶龍主任曾指出,港澳要集中精力拚經濟、謀發展、搞建設,必須下大力氣建設高效、有為的服務型政府。對特區政府而言,各部門已逐步展現積極性,從自身職能出發為經濟發展貢獻力量,例如入境處為東盟人士提供入境便利、海關推出貨物通關便利措施等。下一步,特區政府需打破部門間職責壁壘,為企業與人才提供更多跨部門「一窗通辦」服務,盡可能為其分憂解難,降低行政成本。
另一方面,筆者期望更多政府部門在制定政策的過程中,融入更多產業發展的理念和思維。以環保產業為例,近期政府的「走塑」回收計劃便引入生產者責任制理念,善用市場力量培育本地回收企業集群。期望未來政策能更多從產業發展角度出發,推動香港形成更多具科技元素的創新產業。
創新科技產業的形成與發展非一日之功,須長年累月深耕細作、精心培育。「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筆者相信,隨着創科發展工作的持續深化,香港創新科技定能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為多元發展開啟新篇章。
民建聯主席、立法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