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銳評/丟掉對美國屈從就可「置身事外」的幻想\卓 偉

時間:2025-04-23 05:01:55來源:大公报

  美國政府早前對中央政府駐港機構和香港特區政府6名官員實施所謂「制裁」,中國外交部日前宣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有關規定,中方決定對在涉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美國國會議員、官員和非政府組織負責人實施制裁。

  中國的反制不僅是針對相關言行惡劣的人,更是對美國的嚴正表態,說明中國不會懼怕美國的霸凌。今日的香港,更不是以往在國家安全問題上中門大開的香港,中央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意志堅如磐石,不論是所謂「制裁」還是關稅戰,中國必定堅決還擊奉陪到底。國際政治博弈,講的是實力和意志,唯戰方能和,香港各界更應丟掉對美國屈從就可「置身事外」幻想。

  對於當前的關稅戰,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主旨講話,清晰指出了這場關稅戰的本質、美國的圖謀、香港的應對,以及香港各界在關稅戰中如何自處。這是一篇具有很強指導性的講話。夏主任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不是要我們的「稅」,而是要我們的「命」,表明美國的所謂「制裁」和「對等關稅」,撼動不了中央和香港特區政府的決心意志,並且對各界提出了「三個相信」,堅定了各界的信心和底氣。

  支持配合國家反制措施

  夏主任的講話清楚說明了一個事實,香港應對美國濫施關稅的方法就是丟掉幻想,敢於鬥爭。美國要的不是香港的「稅」而是「命」,稅或許可以「讓利」,但生存卻不能妥協。在關稅戰中香港不存在左右逢源、獨善其身的選項,而是必須堅定與國家站在一起,支持配合國家的反制措施,繼續發揮香港內聯外通的作用。丟掉對美國的幻想並不代表香港要向美國全面「開戰」,而是各界要團結一致,形成共識,認清敵手,明確站位,在美國愈封閉之時,香港就愈開放,愈積極與各國包括美國加強商貿合作,這是夏主任講話傳達的重要信息。

  事實上,特朗普這次發動的關稅戰開局並不順,一方面在中國的堅決反制下,令特朗普藉關稅「號令天下」訛詐全球的算盤落空,中國是全世界第一個也是最堅決反制美國的國家,就是有了中國敢於與美國鬥爭,才令特朗普在關稅戰上投鼠忌器;另一方面特朗普2.0的關稅戰效果也不似預期,特朗普的朝令夕改,不但衝擊全球貿易體系,更嚴重挫傷了美國所餘無幾的金融信用。關稅戰的結果是加大投資者對美國的疑慮,紛紛拋售美股美債,美債拋售倘成全球趨勢,這是特朗普和美國都不能承受之重。

  所以,特朗普近日開始轉變了口風,轉變了策略:一是加大對中國的極限施壓,一邊將對華關稅加徵至245%,一邊提出對所有由中國擁有、營運及製造的船舶須按載貨量加徵港口費,這充分反映美國的歇斯底里,不斷升級極限施壓企圖令中國就範。二是大搞合縱連橫,向各國表示有得傾,但前提當然是要「割地賠款」,但唯獨對中國不斷加大壓力,以此警告各國不要輕易「站隊」,從而孤立中國。

  美國的最新策略,其實並沒有什麼高明之處,不過是沿用一直以來施壓訛詐的一套,但各國其實都心知肚明「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今日在關稅協議上就範,明日可以被迫放棄港口,他日可以割地求和,這樣何時是個盡頭?特朗普是一個貪得無厭、不講信用的政客,任何的求和、屈從都只會助長其貪婪和氣焰,令自身國家陷入更不堪的局面。

  過去香港社會存在一種思想,認為香港是國際城市,對於各國都應該中門大開,對於外部勢力沒有任何防備。然而,國際城市不代表可以在國家安全問題上中門大開。夏主任明確指出,外部勢力對香港插手干預,從沒有停止過,香港回歸以來發生的種種亂象,背後都有他們的影子。美國要打壓中國的崛起,肯定要同步打擊香港,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也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空間,香港各界需要有清晰的認知和準備,更要有鬥爭的意志。

  助力國家打贏關稅戰

  為什麼要有鬥爭的意志?因為直到今日,香港仍然有聲音認為香港在關稅戰上要獨善其身,不要被美國禍水東引,甚至出現所謂與國家「劃清界線」等奇談怪論。香港要深化國際交往合作,這是理所當然,但深化國際交往合作不代表要向美國妥協和讓步,關稅戰發展至今,有不少國家已經屈從了,但不是同樣被徵關稅?不是同樣被特朗普羞辱?所謂獨善其身不過是一廂情願,美國近年已將香港當作打擊對象,投降可以令美國高抬貴手嗎?答案不說自明。

  正如夏主任所說,如果以為向美國獻媚、向美國跪低、向美國求饒就能換來和平、換來尊重、換來發展,那是極其幼稚的,大家要丟掉幻想。在關稅戰上,媚美、恐美、崇美、幻美都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香港必須丟掉妥協、退讓、屈服就可以換來美國高抬貴手的幻想,要敢於戰鬥,積極應對,一方面與國家一道,支持國家的反制措施,不要作出各種退讓、妥協言論,唯戰方能和,這是千古不變之理;另一方面堅定維護國家和香港的利益,在國家利益問題上,各界包括商界同樣「守土有責」,在關稅戰中香港不存在選邊站的問題,而是如何更好地發揮自身優勢,從而協助國家打贏這場關係存亡的關稅戰的問題。

  資深評論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