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焦點縱論/習主席強化了東盟抵抗美國霸凌的能力\劉兆佳

時間:2025-04-21 05:01:42來源:大公报

  國家主席習近平四月中對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三國進行國事訪問,取得了纍纍碩果。中國與越馬柬三國簽訂了多項經貿和基礎設施協議,進一步加強了彼此的戰略關係。習主席此次訪問適值美國對大部分國家發動瘋狂的關稅戰和貿易戰,而與中國關係密切的東盟國家則受到特別嚴厲的打擊、苛索和恫嚇。美國希望藉此逼迫它們倒向美國一方並在經貿上疏遠和孤立中國。與此同時,美國也會利用關稅或安全保證作為武器迫使更多國家配合美國遏制、打擊和孤立中國的對華「攤牌戰」,妄圖讓中國從此一沉不起而且再無力量成為美國的戰略威脅。

  由於東盟已經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也是「一帶一路」區域經濟合作體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重要成員,美國因此認為如果能夠通過對東盟進行極限施壓而達到其戰略目標,則其旨在打垮中國的圖謀便會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如果美國此舉奏效,一方面其他國家會更願意倒向美國,而中國最終也會向美國屈服,讓美國的全球霸業得以重振和延續。所以,防止東盟向美國靠攏便成為了中國當前的一大戰略挑戰。習主席此次訪問越馬柬三國的計劃應該在美國四月初發動全球關稅戰時已經敲定,但因為國際形勢的丕變,習主席此次訪問的戰略意義也就大幅提升。

  毋庸諱言,東盟諸國在貿易上對美國有高度的依賴。不少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企業為了規避美國對中國徵收的大額關稅,把產業鏈和供應鏈轉移到東盟國家,並把產品出口到美國。因此,東盟在與美國的貿易上取得了龐大的順差,但這又反過來成為了美國可以鉗制、威嚇和訛詐東盟國家的軟肋或「痛腳」。以此之故,東盟國家對美國的關稅訛詐勒索傾向以讓步、妥協和綏靖方式應對,希望通過談判促使美國放他們一馬。比如,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表明不會對美國作出反制,反而會積極尋求與美國談判和對美國讓步,盡力減少對美國的貿易順差。

  在這方面來說,越南對美國最為低頭退讓。越南承諾會購買更多美國產品,包括國防和安全產品並會認真審查其貨幣政策、匯率、非關稅壁壘以及確保商品原產地正確性等問題。據路透社報道,越南正研究打擊經該國違規轉運限制敏感物品輸入中國,加強對半導體、衛星設備等軍民兩用技術出口中國的管控。馬來西亞表示會對主要出口到美國的關鍵行業進行影響性評估與研究,探討在哪些方面能夠滿足美國的要求。柬埔寨則立刻下調19類美國產品的進口關稅,最高從35%降至5%。

  美苛索無度各國敢怒不敢言

  然而,美國對東盟國家的「屈服」和「求饒」卻沒有作出正面回應,反而有更多的需索。比如,美國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認為美方對越南提出將從美國進口商品關稅降至零的提議不感興趣。他強調,越南的「非關稅作弊行為」(Non-tariff cheating)才是主要問題, 「非關稅作弊行為」包括「中國商品經越南轉口到美國、知識產權盜竊以及增值稅等」。

  其實,我在4月9日在《大公報》發表的題為「美對華『攤牌戰』犯下重大歷史錯誤」的文章已經指出,「美國會因應中國對美國的各種反制而進一步對中國實施經濟脅迫。美國更會以威逼利誘的手段分化其他國家,比如減少對它們的關稅徵收率,迫使或誘使部分國家在經濟和政治上疏遠中國或者對中國施加經濟制裁,企圖在經濟上孤立和重創中國。」4月15日美國《華爾街日報》的報道印證了我的觀點。《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的話報道,美國政府正在與70多個國家進行談判,以確保這些國家承諾限制與中國的交易,從而降低關稅和貿易壁壘。特朗普政府官員將要求美國貿易夥伴阻止中國船隻經其國家航行,阻止中國企業在其領土設立工廠,並阻止中國廉價工業品流入其經濟體。

  對於美國的險惡圖謀,中國了然於胸。4月15日,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主旨講話一針見血指出,「它(美國)不是要我們的『稅』,而是要我們的『命』。」對中國來說,美國這場對中國發動的「攤牌戰」關乎國家和民族命運和未來國際經濟格局的重塑,因此不但不能對美國退讓,反而要奮力還擊,讓美國知難而退。

  為了反制美國,中國需要聯合其他受到美國欺凌的國家與中國一起共同維護多邊和自由的國際貿易體系,並拒絕向美國的霸凌、粗暴和野蠻行為屈服。從這個角度看,習主席此次對越馬柬的訪問的主要目的不但是要提升彼此的經貿合作水平和打造更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更要強化東盟抵抗美國的能力。有中國作為堅強後盾,東盟便可以「挺直腰板」、在更大實力的基礎上與美國討價還價。

  從此次習主席出訪的成果看,中國在防止東盟被迫向美國靠攏上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在此次訪問中,中國與越馬柬三國都表達了一致認同、支持和共同維護多邊自由貿易、反對保護主義和反對單邊霸凌的立場。中國並且與三國簽訂了不少經貿合作的項目。中國和越南簽署了45份合作文件,包括在鐵路建設,深化戰略合作。中國與馬來西亞交換了30多份雙邊合作文本,涵蓋數字經濟、服務貿易、人工智能、鐵路等領域。中國與柬埔寨交換了30多份雙邊合作文本,涵蓋產業鏈和供應鏈合作、人工智能、發展援助等領域。中國更承諾為越馬柬三國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

  習主席對越南表示「中方歡迎更多越南優質商品進入中國市場,鼓勵更多中國企業赴越投資興業。雙方要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拓展5G、人工智能、綠色發展等新興領域合作,更好造福兩國人民。」

  習主席對馬來西亞表示:「兩國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產業投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合作潛力不斷釋放。雙方要深化互利合作,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合作,重點推動數字經濟、綠色經濟、藍色經濟、旅遊經濟合作,助力各自現代化進程。」

  習主席對柬埔寨則指出:「中方願同柬方共享機遇、共謀發展。」「中方鼓勵更多中國企業赴柬投資,向柬埔寨開放超大規模市場,進口更多柬埔寨優質農產品。」在中國的支持下,越馬柬三國將會獲得源源不絕的發展動力。

  客觀而言,就算沒有中國對東盟的加大力度的支持,我也不認為美國依靠揮舞關稅大棒便能夠迫使東盟各國向美國屈服並參與美國對中國的遏制和孤立。美國其實是高估了自己的力量。

  首先,儘管美國市場對東盟國家非常重要,但中國市場和中國企業的投資對東盟國家也極為重要。2024年,中國與東盟的貿易總值達到6.99萬億元人民幣,佔中國外貿總值的15.9%。中國與東盟未來在一些新興領域比如新能源、數字經濟和農業技術上會加強合作。東盟國家不可能為了順從美國的要求便犧牲中國市場和投資,以及拆散中國與東盟之間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對東盟而言,在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下,美國的市場將會不斷封閉和萎縮。相反,美國策動的損人不利己的關稅戰會加大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力度和幅度,從而為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在權衡利害後,東盟國家(除菲律賓外)不可能置國家根本利益於不顧,向美國的極度苛刻和橫蠻無理的要求屈服。

  第二,就算東盟個別國家的領導人願意對美國的霸凌俯首稱臣,其人民也不會甘心受辱,置國家榮譽和民族尊嚴於不顧。他們也不會願意與中國為敵。那些在美國淫威下卑躬屈膝的領導人恐怕難以安坐其位。

  第三,與其說美國威逼利誘東盟諸國,更正確的說法是美國威逼而不是利誘。在「美國優先」的大纛下,美國不願意也缺乏能力和資源利誘其他國家,但它卻企圖以關稅和安全保證等手段懲罰那些拒絕就範的國家。美國不會向其他國家進一步開放市場和增加對其他國家的投資,反而要求其他國家犧牲自身利益對它大幅讓利。這種不對等的「交易」在實際上和道德上都難以迫使其他國家折腰。

  第四,長期以來,美國並不重視東盟,甚至有點輕蔑和忽視。東盟的重要會議都見不到美國領導人的身影。在其第一個任期內,特朗普多次缺席東盟的高峰會,只在2019年派遣國家安全顧問代表美國出席會議。部分東盟領袖甚至杯葛美國—東盟高峰會以抗議特朗普的缺席。拜登總統在任期間,為了打擊中國,美國較積極拉攏東盟,把美國與東盟的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把東盟納入「印太戰略」(Indo-Pacific Strategy)和「印太經濟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而他又參加了一些美國—東盟高峰會,但美國為東盟帶來的實質利益和好處卻不值一提。

  支持東盟團結向美「說不」

  今天,美國的戰略重點在於遏制中國,就連歐洲、中東、日本和韓國都覺得美國對自己的重視程度下降,更遑論是東盟。特朗普把東盟當作巧取豪奪的對象和遏制中國的工具,這樣一來便很難讓東盟歸心。

  第五,正如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的郭晨熹(Lynn Kuok)4月14日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的文章所言:「殖民主義和冷戰的遺留問題使該地區部分地區捲入超級大國的競爭和代理人戰爭,許多東南亞國家也因此對與任何一個大國過於緊密地結盟持謹慎態度……雖然該地區重視美國的安全參與,而美國也是其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來源國,但中國是其最大的貿易夥伴,而美國的大部分投資卻都集中在一個國家——新加坡。」

  最後,美國的外交和經濟政策反覆無常、朝令夕改、難以捉摸,其主旨是要損人利己,而特朗普這個人更是喜怒無常、行為飄忽和睚眦必報。在這種充滿不確定性、不可預測性和兇險嚴峻的氛圍下,東盟的領導人難以相信特朗普的承諾,也對美國在安全保障上的可靠性生疑,更不可能為了規避短期美國的「懲罰」而與中國交惡,因為這與它們的長遠利益不符,況且幾年後特朗普下台後美國會是怎麽樣的國家和它的外交政策又將會如何更難以預測。

  總的來說,我不認為特朗普政府能夠迫使東盟諸國在中國和美國之間選邊站隊,而習主席此次出訪越馬柬三國則會強化它們抵抗美國霸凌侵犯的決心、底氣和能力,更會鼓舞其他國家勇於對美國說不。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榮休講座教授、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