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成果超市」可方便企業迅速了解相關科研成果和團隊信息,真正實現政產學研用「五鏈」協同。圖為「成果超市」內陳列的各種「成果卡片」。
科技成果轉化是創新鏈條的關鍵一環。走進位於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下稱「深圳先進院」)的「成果超市」,琳琅滿目的科技創新成果讓人眼前一亮:半導體新材料二維黑磷、抗真菌藥物、高效生物合成……這裏不賣瓜果,賣成果,可掃碼「選購」的產品覆蓋醫學設備與科學儀器、生命健康與合成生物、先進電子與能源材料、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等多個創新領域,打通從面向產業先期布局的基礎研發「最初一公里」到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最後一公里」,助推原創性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從高校走進企業,從「書架」走向「貨架」,真正實現政產學研用「五鏈」協同。\大公報記者 郭若溪深圳報道
走進「成果超市」,貨架上的各種多巴胺色系「成果卡片」格外引人注目。記者注意到,每張卡片的正面都印有條形碼,只要在感應裝置上掃碼,現場的交互大屏幕上就會立刻顯示相關科學發現、已轉化和待轉化技術成果的技術創新點、應用場景、產業合作、項目團隊聯繫方式等信息。按需「採購」一番後,來訪者可現場用顏色亮麗的購物繩串起卡片帶回家,卡片背面的二維碼方便隨時查詢相關成果信息。
企業買成果像逛超市 直觀方便
「『成果超市』像一座橋樑,將科研成果與企業需求緊密相連,是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的加速器。」深圳先進院院企合作與創新發展處處長畢亞雷表示,研究院科研成果數量龐大,在研項目達數千個,企業面對浩如煙海的成果無從下手,且科研成果多為原始創新,與企業需求銜接不直接,雙方交流存在專業壁壘,互動困難。「成果超市」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困境,企業能夠像逛超市一樣,輕鬆瀏覽選擇所需的科研成果。「成果超市」好比索引,把龐雜的科研成果分門別類,通過條理化展示,方便企業迅速鎖定產業方向,進一步了解相關科研成果和團隊信息,真正實現政產學研用「五鏈」協同。
深圳瑞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黃新華表示,「我在『超市』裏看了一下,裏面有很多機會點。」他認為,將成果以可視化、場景化的方式呈現很有創意,能讓科技成果更易被理解和獲取。企業也能集中了解相關科研成果,快速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技術,節約了線上搜索和線下調研的時間,能更高效地與研發團隊達成合作。依託成果超市,傳統建築行業與最新科研成果實現跨界結合,在智能化檢測技術、建築智能化與數字化管理等領域開闢新的應用場景和業務空間。深圳八方地動科技有限公司運營副總裁于淼亦表示,在深圳這座創新之城,可以和科研院所共建專業性技術平台,真正意義上實現「手拉手」開發和「訂單式」研發,實現創新鏈、產業鏈和人才鏈的全線貫通。
加快產需對接 加速成果轉化
據悉,「成果超市」試運營首周成果簽約金額達580萬元人民幣。「我們期待在『成果超市』裏看到更多科技創新成果落地,為企業賦能。」深圳先進院院務委員、先進集成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吳新宇表示,將進一步完善平台功能,優化對接流程,打造更加開放、高效、包容的科技成果轉化創新生態。通過推動更多科技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向企業輸送專門人才,打造出成果、出人才、出經驗的良好機制。
未來,「成果超市」將持續着力打通科技制高點到成果轉化融合點的「兩點一線」路徑,構建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人才鏈相融會的全鏈條貫通,打通從面向產業先期布局的基礎研發「最初一公里」到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最後一公里」,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升級,釋放新質生產力的最大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