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議論風生/美應從「中國皇后號」得到啟發\沈家聰

時間:2023-09-14 04:02:50來源:大公报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昨日起香港一連兩日舉行第八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千政商嘉賓雲集,反映了香港在共建「一帶一路」方面的重要平台作用,更說明了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惠及全世界,得到各國人民的高度認同和支持。但對於如此有利世界發展的倡議,美國採取的不是支持,而是各種抹黑破壞。其實,美國應該放下「心魔」,應從240年前的「中國皇后號」中得到啟發。正如中聯辦主任鄭雁雄所說的,美國今天應該更加珍惜「一帶一路」為全世界發展帶來的機遇,而不是百般挑剔阻撓。

  香港這兩天的「一帶一路」盛會,吸引了世界的目光,這既是香港全面復常的又一體現,同時也是香港重回世界舞台中心的有力例子。顯然,這樣的盛會對於美國來說是不願意見到的。過去幾年來,美國出於遏華的目的,對中國發起貿易戰、科技戰,欲置中國於「死地」;還千方百計以各種所謂的「民主自由」藉口,打壓、制裁香港,早前還簽署總統行政命令,限制美國企業投資中國的高科技,香港也被列入其中。

  但3年多來,中國沒有被美國打壓嚇倒,香港特區也沒有被打倒。國家通過進一步的開放合作,通過自身的努力,打開了發展新局面,早前華為新手機突破5G技術限制,就是一明證;而香港特區在中央支持之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進一步得到彰顯,香港作為世界各地對華合作的一個重要平台,作為內地「走出去」加強合作的一個重要節點,角色愈益凸顯。

  為什麼香港的「一帶一路」峰會能吸引如此多國家的政要出席?如果香港真不重要了、沒有角色了、不再有吸引力了,他們還會來嗎?中央在設計「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的時候,始終把支持香港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作為重要的政策取向,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中央全力支持香港澳門高質量參與共建「一帶一路」。而在國安法實施三年多的今天,香港活力四射,「超級聯繫人」的作用更加明顯,在促進「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平台作用,更受到世界的認同。

  美國一直以猜忌、恐懼的心理看待「一帶一路」,甚至以各種手段進行破壞阻撓。幾天前,還拉上印度及歐洲部分國家成立所謂的「香料之路」,對抗「一帶一路」的意味再明顯不過。但這種手段能成功嗎?

  鄭雁雄主任昨天致辭中,舉了一個很生動的例子。當下對「一帶一路」諸多不爽的美國,歷史上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參與者得益者,早在1784年美國立國之初,還處於百廢待興的時候,就派出了「中國皇后號」與中國通商,還專門選擇在華盛頓總統生日2月22日啟航,以示隆重其事,最終到達廣州黃埔港。當時美國費城有一份雜誌,曾經發出這樣的憧憬:「美國有一天終將成為像中國那樣,人口興旺、經濟繁榮的國家。」足見當時的美國對海上絲綢之路的倚重。

  再過五個月,就是「中國皇后號」首航中國240周年,四個甲子過去,美國已經在諸多方面超越了中國,但至今依然是「一帶一路」理念和實踐的得益者,產業鏈、供應鏈因中國而更有保障,備受歡迎的物美價廉的消費品由中國提供,許多企業難以生存的市場空間,由中國滿足。

  阻撓「一帶一路」不得人心

  以昨日剛發布的蘋果新手機為例,生產基地在中國、大部分零件的供應商在中國,最主要銷售市場也是中國,每年獲利數以千億計。像蘋果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如果真的遏制了中國,世界上又有哪個市場能取代?明明可以從合作中獲得巨大的利益,美國偏偏要反向而行,而其原因不過是美國政客對自身可能失去霸權地位的恐懼。

  200多年前,當「中國皇后號」第二次開赴中國前,收到華盛頓總統開來的一份訂單,要求為他的夫人採購中國的「白色大瓷盤、白色小瓷碗和好看的薄棉布」。一紙訂單,透露出美國總統和第一夫人對中國瓷器、紡織品的情有獨鍾。據說,「中國皇后號」一個來回,其利潤可高達1500%,這實在是令美國官方和民間喜出望外的巨大利益。這種商貿合作,至今顯然更加重要。2022年美中雙邊貿易額高達6900億美元,這已是最有力的證明。

  正如鄭雁雄主任所指出的,鑒古知今,美國今天應該更加珍惜「一帶一路」為全世界發展帶來的機遇,而不是百般挑剔阻撓,任何不利「一帶一路」的做法,都是不得人心、損人不利己的。

  資深評論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