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港事港心/打造綠色「一帶一路」 共拓全新合作機遇\胡劍江

時間:2023-09-14 04:02:49來源:大公报

  由香港特區政府及香港貿易發展局共同主辦的第八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一連兩日在會展中心舉行。今屆高峰論壇意義重大,因為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亦是復常後第一次以實體形式舉辦。今屆論壇亦創下多項歷屆之冠,例如吸引近6000名來自「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包括10多個沿線國家的官方代表和多名國際商界重量級人物,以及逾100個代表團和超過35家央企參與,簽署的合作備忘錄多達20份。筆者認為,綠色金融及可持續發展是香港未來發展的另一方向。香港作為亞洲區內主要的金融中心,要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成為連接內地與全球市場的「綠色經濟超級聯繫人」。

  綠色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綠色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底色。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闡述了綠色發展理念,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回應。「攜手打造綠色絲綢之路」,「把綠色作為底色,推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綠色投資、綠色金融」,這些理念深入人心。「一帶一路」倡議順應了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時代要求,符合各國加快發展的內在願望,有助於促進沿線經濟建設和全球經濟繁榮,有利於加強人文交流、維護世界和平。

  當前,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氣候變化、地緣政治等因素交織交融,人類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迫切要求轉變傳統的發展思路。通過政策溝通,協調各方利益,凝聚發展共識,打造綠色「一帶一路」標準體系,是共同應對全球發展危機的題中要義。其必要性主要體現在:統一全球共識,應對氣候變化的迫切性;規避地緣政治風險,推動綠色發展,減輕對傳統能源的依賴。而新冠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巨大破壞的同時,也為全球經濟改革提供了契機,數字貿易、跨境電商和「雲商務」等綠色產業在疫情期間得到了較快發展,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新領域。世界主要經濟體看到了綠色產業的發展潛力,紛紛提出了各自的綠色發展目標,並發揮政策優勢,鼓勵綠色投資,推動綠色產業發展。

  香港在打造綠色「一帶一路」建設中極具優勢,必須抓住機遇,發揮重要作用。

  首先是區域優勢。無論從海陸空的位置來看,香港都有巨大潛力。香港的港口經濟發達,位於全球最繁忙的國際航路上,是國家開放格局中的重要門戶;香港陸路交通發達,可以便捷、高效、低成本地連通內地,是連接海陸、溝通中外的重要節點。而且香港擁有全球最繁忙的國際機場,客貨運量位居全球前列。香港緊鄰深圳這樣的創新創業中心,還可以與廣東自貿區、前海深港合作區、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的福建等形成共振效應,是體制機制改革和創新發展的高地。

  搶抓新機遇、謀劃新發展

  其次是開放合作的「先行」優勢。香港一直以來就是自由港,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尤其是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保持着緊密的經貿往來。香港回歸祖國以來,內地與香港已形成全方位、寬領域、高層次交流合作格局,內地的很多開放政策都率先在香港「先行先試」,為香港提供了難得的先機,特別是為香港搶抓綠色「一帶一路」新機遇、謀劃新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三是服務業專業化優勢。香港作為發達經濟體,服務業種類多、水準高,是重要的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擁有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市場,也是全球最受歡迎的仲裁地之一。在會計、法律、諮詢、旅遊、基建工程與設計等領域,可以為沿線各國提供多方面的服務。尤其是在國家憲法和基本法保障下,普通法制度繼續在香港實施,香港是全國唯一實行普通法的司法管轄區,具有與國際銜接的巨大優勢。

  最後是香港具有中外文化交流的人文優勢。長期以來,香港就是中外文化匯聚的重要窗口,多種文明在此交融,開放包容的文化氛圍,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現今東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地區,當地許多華僑,與香港同屬粵語文化圈,為香港深化交流合作奠定了人文基礎。

  推動「一帶一路」綠色發展,中國不僅有意願、有決心,而且重行動、建機制。香港必須抓緊機遇,實現綠色引領、互利共贏,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經濟民生聯盟執委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