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增強國家認同/增強青年國家認同的三個路徑\李文俊

時間:2022-09-06 04:24:19來源:大公报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10月19日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當中抗疫、房屋土地、創科等議題預計是重中之重。但過去幾年的事實說明,香港要想獲得更大的發展,就必須切實做好增強香港市民尤其是青年一代的國家和民族文化認同這一要務。為此,特區政府可以考慮從完善教學體系、強化師資培訓、推動形成國家認同的良好社會氛圍三方面入手,讓香港市民對個人和國家命運緊緊相連有更深刻的認識,唯有如此,「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才能行穩致遠。

  一、完善國家認同的教學體系。過去數年,特區政府不斷完善香港的國民教育課程。例如將中國歷史科列為初中獨立必修科並對課程進行修潤,並以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原有的通識科。這些工作非常重要,特區政府的努力值得肯定。

  事實上,國家認同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正面價值觀的教育,而價值觀是從小形成的,教育也就須從小抓起。因此,未來特區政府可以研究完善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各個階段的國家認同教育課程,協助各個年齡段的學生從小正確認識國家歷史、欣賞中華文化及傳統價值觀、尊重國家象徵和標誌、認識憲法和基本法及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建立國民身份認同,明瞭身為中國人,有保家衛國的責任。與此同時,還要有量化可評核的元素,並提供具體示例,供學校參考,以助學校整全及有系統地整體規劃學生的國民教育。

  二、加強師資力量的培訓。香港正處在從由亂到治邁向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仍然有較長的路要走。從客觀而言,香港教育界仍然有許多工作要提升,而教師隊伍建設、國家認同教育的師資培訓,則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目前中學教師面臨各種挑戰,包括人員流失、課程壓力增大等問題,這些都要得到重視並予以積極解決。從培訓角度,目前既有涵蓋公民教育、價值觀教育、國情教育、國家安全教育等範疇,但基於課程未成體系,教師往往難以做到融會貫通。

  對此,政府可以教育「兩步走」。一是做好當前學校、教師所遇到困難的支援和協助,這需要專門的課程督導,更需要摸清師資配備的底數,加強對國民教育、公民教育的資源傾斜。二是做好長遠的教師培訓,尤其是香港教育大學以及多間設有教育學位的大學,正如中文、英文或數學教育一樣,要做到教師在大學階段就已經接受相關的系統性培訓。

  三、推動社會形成良好氛圍。強化青年國家認同,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單靠學校一方,全社會都有共同責任。為此,政府要積極運用手中的資源,推動社會各界尤其是民間組織在此方面的工作。例如,要拓寬利用社會媒介開展青年國家認同教育的思路,壯大愛國愛港力量,對愛國愛港社團除了進行物質性資源(資金或設施)等的直接投入外,設立國家認同教育專案專項,鼓勵推動國家認同教育。

  此外,公眾教育需要有更多渠道,香港電台作為公共廣播機構須履行《香港電台約章》中港台所肩負的公共目的及使命。以往香港的教育電視台會製作一些教育節目供學校選用,未來應當研究增加相關內容,包括增加市民對「一國兩制」在香港實施情況的認識和培養市民對公民及國民身份認同。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的重要講話中指出:「青年興,則香港興;青年發展,則香港發展;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要引領青少年深刻認識國家和世界發展大勢,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識。」各界期待即將公布的施政報告中,能推出更積極的舉措,有效增強香港青年一代的國家和民族文化的認同。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海南社團總會會長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