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以來,積極推動便利兩地「通關」的事務。昨日,行政長官李家超與廣東省領導舉行視像會議,會後李家超表示,會上就港方提出的「通關檢疫逆向隔離」方案,粵方及深圳方面對該項建議表示支持,並將成立專班落實推進。這一結果令香港社會感到驚喜。這是中央及廣東省政府對香港支持的又一有力體現。但香港疫情形勢仍然嚴峻,特區政府要做好「逆向隔離」的配套落實工作,要嚴格按照內地標準,做到讓內地放心,也能讓港人安心。
「逆向隔離」即指香港赴內地人員先在香港隔離,再以閉環管理形式前往內地,以符合內地「7+3」入境檢疫政策為基礎。政府表示,初步考慮以河套區隔離設施作「逆向隔離」試點。雙方將設立專班推進落實,港方專班由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負責,保安局局長鄧炳強、醫衞局局長盧寵茂亦會參與相關工作商議。
香港的建議能得到廣東的支持,絕非「理所當然」。昨日香港新增感染個案剛破萬,形勢嚴峻。在這種情況下要落實「逆向隔離」政策,廣東省顯然是要面臨巨大的疫情輸入風險。最終廣東不僅支持還將成立專班落實推進,充分體現了對香港的大力支持。事實上,一個多月前,深圳特別設立「粵港澳陸路口岸人文關懷通道」,將八類人士納入;上個月底,又開放予赴內地升學的學生,可謂是不遺餘力地支持香港。
因此,不論是從落實好政策的角度,還是從減低風險以免「連累」內地的角度,香港都要將「逆向隔離」做到「萬無一失」。
要讓內地放心港人安心
第一,要嚴格按內地的標準推進。目前香港與內地的隔離政策不盡相同,不僅僅是「7+3」的隔離時間,還有在隔離酒店的每日核酸檢測方式和次數,以及相關的程序和文件要求。簡單地說,香港隔離「寬鬆自由」,內地「嚴格嚴謹」。日後落實「逆向隔離」,地點選擇在河套區,其原因就在於便於管理,香港要全面「對接」深圳的隔離標準。特區政府可考慮由國家衞健委派員監督、協助管理,採用符合國家要求的核酸檢測標準。要讓深圳市相信香港的做法不會大幅增加疫情輸入風險。
第二,要為「熔斷機制」做準備。防疫隔離並不是簡單的「住酒店」,而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各方面工作,尤其還涉及一個「閉環管理」的問題。市民日後在進入河套進行「逆向隔離」前,不能是自由出入,而必須以直通巴士進入,也不能再接觸未受隔離的人員。這方面的工作要做細,不能出現紕漏,否則很可能由於出現一宗「漏網之魚」而令整個「逆向隔離」被迫中斷。未來很可能會有一個「熔斷機制」,即出現什麼情況下,「逆向隔離」要「叫停」。而一旦叫停,接續的工作又如何落實好、不致出現混亂,這也是對特區政府的考驗。
還要看到,「逆向隔離」只是一個權宜措施,不是長久之計。假若香港疫情不斷升溫,每日感染破數萬,「逆向隔離」也是不可能持久的,因為不可避免會出現「假陰性」個案,也會令深圳的風險大幅上升。香港必須在防控疫情方面下大工夫,這才是根本的「通關」之策。
從便利港生北上升學、達成「逆向隔離」共識,短短半個月內,特區政府及時跟進民生議題,體現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香港提出「逆向隔離」方案獲得廣東省方面的支持,不僅是「通關」的突破性進展,更是兩地政策聯動的突破。正如李家超多次強調,「通關」議題要將對方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香港市民急切期盼免檢疫「通關」,也要考慮國家的防疫壓力,換個角度,對外「通關」逐步放寬,對內「通關」增便利,才是務實之道。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