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青評後浪/國安法一周年的啟示\梁幸發

時間:2021-06-28 04:24:11來源:大公報

  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周年,成為香港由亂到治的定海神針,隨着選舉制度得以完善,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可以預期過去的極端違法暴力行為和議會亂象將難以再續。過去一年,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大批攬炒派人士在香港國安法實施後先後身陷囹圄,似乎仍未認清形勢,汲取教訓。

  第一,香港國安法絕非紙老虎,而是有法必依,執法必嚴,使法律具阻嚇力及震懾力。香港國安法實施前,本港政治環境十分寬鬆,然而隨着攬炒派開始以「自由、民主」為幌子,在議會和街頭進行違法和衝擊行為,甚至勾結外國勢力,乞求外國制裁中央和特區政府,「修例風波」更直接挑戰中央主權和「一國兩制」的底線。與此同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決心圍堵中國,國際形勢急劇惡化,香港國安法作為堵塞香港在國家安全方面的漏洞和缺口,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攬炒派在香港國安法實施後,未有懸崖勒馬,甚至心存僥倖,以為香港國安法只是無牙老虎,甚至認為中央和特區政府會對這些逾越紅線的行為繼續視若無睹,攬炒派一廂情願的錯判,使他們無可避免地需要承擔法律後果。以攬炒派去年於香港國安法生效後,仍堅持舉辦違法「初選」為例,當時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已作出警告,指「初選」有可能違反香港國安法多條條文,但攬炒派仍執迷不悟,以身試法,攬炒派誤判政治形勢,低估了特區政府維護國家安全的堅定決心。

  第二,新聞機構不是法外之地,新聞自由亦需恪守國家安全的底線。新聞自由並非絕對,亦不能與法律有所牴觸。事實上,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過去被揭多次資助本地反中亂港勢力,甚至與美國政要會面,呼籲外國對中央和特區政府作出制裁,而《蘋果日報》作為新聞機構,則多次作出毫無事實根據的報道,製造社會撕裂和煽動仇恨。特別在「修例風波」中,就所謂「新屋嶺性侵」、「爆眼女」和「太子站死人」等作出繪形繪聲的報道,事後這些事件均被揭發為假新聞或沒有任何事實基礎,《蘋果日報》的行為明顯遠超新聞機構應有的道德操守和界線。

  近日警方以《蘋果日報》涉嫌刊登了數十篇呼籲制裁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文章,拘捕《蘋果日報》多名高層,並凍結了報館的相關資產,《蘋果日報》決定自行關閉。儘管警方仍未公布案件細節,但顯而易見,《蘋果日報》於香港國安法實施後,仍刊登相關文章,若然《蘋果日報》認為新聞機構擁有治外法權或可假藉新聞自由之名而肆無忌憚地作出不負責任,甚至是違法和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實屬咎由自取。無獨有偶,美國在《蘋果日報》停運之時,公布封鎖36個包括電視台在內與伊朗有關的網站,並稱它們與散布虛假訊息的活動或暴力組織有關,說明新聞自由並非絕對乃國際標準。

  認識「國民」身份和義務

  最後,港人必須明白維護國安是每一位市民應有的責任。港人過去多年側重談「公民」身份,強調作為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的個人自由和權利,而忽略作為「國民」應有的身份認同和義務,對國家安全的責任未有正確認識和理解。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周年,正好提醒每一位香港市民,國家安全並非事不關己,因為國家發展和安全與香港繁榮穩定環環相扣,國家好,香港必會更好。

  國家安全是「國之大計」,是香港繁榮的重要根基。香港國安法的實施,成功制止破壞香港發展和損害市民利益的行徑,今年適逢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香港只要能夠為國家安全扮演好攻堅角色,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一國兩制」將有更大發揮空間,香港的明天定必會更美好。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成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