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十日談》打造的人文環境/王誦詩

時間:2020-03-22 04:23:34來源:大公報

  十四世紀到十七世紀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是令人矚目的歷史時期,形成了文學藝術繁榮燦爛的局面。喬凡尼.薄伽丘約在1350至1353年創作的《十日談》,一百篇故事的短篇小說集,無疑是這個時期的嚆矢之作,吹響嘹亮的人文主義號角,揭開文藝復興運動的序幕。

  強烈對比叫人眼前一亮

  1348年意大利爆發瘟疫,佛羅倫斯大半居民死於這場災難,到處呈現觸目驚心的恐怖景象,彷彿世界的末日就要到來,小說正是在這樣一片悲慘的氣氛中開始。但具有人文主義情懷的薄伽丘並沒有悲觀失望,正如他在小說開始所說:「本書的開端雖然淒涼,卻好比一座險峻的高山,擋着一片美麗的平原,翻過前面的高山,就來到那賞心悅目的境界;攀援的艱苦將換來了加倍的歡樂。」「所以這只不過是暫時的淒涼——我說是暫時的,因為也不過佔了寥寥幾頁篇幅罷了」。

  接下來,薄伽丘重點打造人文主義的環境,給人物的出場創造了條件。十個年輕男女,各帶一個僕人,為了躲避瘟疫,相約離開佛羅倫斯,來到城外小山上一座別墅:「這座別墅築在一座小山上,和縱橫的大路都保持着相當的距離,周圍盡是各種草木,一片青葱,景色十分可愛。宅邸築在山頭上,宅內有一個很大的庭院,有露天的走廊,客廳和卧室布置得非常雅致,牆上還裝飾着鮮艷的圖畫,更覺動人。宅邸周圍,有草坪、賞心悅目的花園,還有清涼的泉水。宅內還有地藏,藏滿各種美酒……」

  從一座觸目淒涼的死城,來到陽光燦爛、景色秀麗的人間樂園,這一對比是強烈的,叫人眼前頓時為之一亮。

  薄伽丘不愧為人文主義的大師,匠心獨運,創造美好的「世外桃源」,講述精彩的人間故事,驅逐瘟疫,戰勝災難,愉快地過好每一天。

  每一天講故事的開始,薄伽丘幾乎都有精彩的自然景物描述。如第二天開頭:「朝陽的光芒帶來了新的一天,小鳥在青綠的枝頭唱着動聽的歌曲,一聲聲送進人們的耳朵,像是在報曉」;第三天開頭:「禮拜日早晨,太陽才從東方升起,把鮮紅的朝霞映照成一片金黃」……這些典型的景物描寫,多麼輕鬆,多麼愉悅,多麼逼真,如同暗夜裏的星星,那麼亮眼,給人以希望。

  誠如作者在《跋》中交代:這些故事不是在教堂裏講的,也不是在哲學學院裏講的,更不是在什麼修士和哲學家聚會的地方講的,都是在精心打造的人文環境花園別墅裏講的。特定的環境,特定的人文情懷,講述着人間百態,塑造形形色色人物形象,引人入勝,嚮往未來,「正像泥土不能玷污太陽的光輝,地上的骯髒不能玷污美麗的青空一樣」,陰霾終會一掃而光,明天又會是新的一天,晴空萬里,藍天白雲。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