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台灣應務實面對統一進程\葉建明

時間:2019-01-07 03:17:52來源:大公報

  1月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探索「一國兩制」台灣方案,並鄭重倡議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共議未來制度安排。這是大陸方面加快推動統一進程的重要政策宣示,引發兩岸乃至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在此衷心希望台灣朝野各界務實面對大陸的統一倡議,萬勿再抱持鴕鳥心態拖延逃避。歷史潮流是任何人都無法阻擋的。面對統一大勢,談比不談好,早談比晚談好。只有認清大勢,才能為台灣民眾獲得更長遠的利益,為中華民族開闢更好未來。

  習主席的這篇講話篇幅不長,僅4000多字,但政策「含金量」很高。長期以來,兩岸關係發展遵循「先經後政、先易後難」原則,循序漸進發展,兩岸交流融合逐步深入。但毋庸諱言,多年來也暴露出「只經不政、只易不難」「收割紅利、認同扭曲」等弊病。「太陽花」學運、2016年民進黨勝選都已發出警號,提醒兩岸關係「只經不政」的道路已走到盡頭,大陸的統一方略亟需調整。

  從大陸對台政策看,對於統一進程,早年有「一綱四目」,後來有「葉九條」、「江八點」,胡錦濤時代還提出兩岸可以就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簽署和平協議進行商談。這些政策建議中涉及經濟合作、社會交流部分基本都已實現,但涉及政治部分停滯不前。

  「台灣方案」直面政治矛盾

  從上述歷史脈絡來看,就能認清習主席此次講話的重要意義。大陸方面首次就統一提出了具體路線圖和可操作的方案,直面政治問題這一關鍵難點,提出了兩岸各黨派、各界別推舉代表共商制度安排的倡議,這是十分具有膽識和魄力的重大政策創新,也是兩岸關係中的一步先手棋。

  近年來,習主席多次強調,「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終歸要逐步解決,總不能將這些問題一代一代傳下去」,有心人自能從中聽出弦外之音,對於習主席此次提出的統一主張應不會意外。

  習主席這種發自內心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切關懷,充分彰顯了擔當精神與愛國情懷,台灣方面切莫低估中國共產黨和大陸領導人迎難而上、推進統一的決心與意志。

  從政策內容看,習主席此次講話充分體現了「兩岸一家親」精神,明確提出「一國兩制」在台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會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會充分照顧到台灣同胞利益和感情。他指出,和平統一,是平等協商、共議統一,還提出台灣同胞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將得到充分尊重。從歷史上看,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的政協會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港澳基本法草委會等,都採取了推舉各界代表共議大政方針的組織形式,這種做法為新政府奠定根基的功績已載入史冊。

  習主席在兩岸實現統一的五項主張中,提出要「探索『兩制』台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由是可觀,在兩岸統一的台灣制度安排上,大陸方面並不一定拘泥於以前提出的政策,也不一定照搬香港澳門的制度現狀,而是為「台灣方案」留有餘地,這是大陸方面釋放的重大善意與機會窗口,台灣朝野應予重視和珍惜。

  從2日習主席發表講話後的反應看,民進黨當局明確拒絕,吳敦義、朱立倫、馬英九等國民黨代表人物在「九二共識」的定義上打轉,強調「一中各表」,繼續抱持「中華民國」主體性不放。須知,大陸之所以願意在「九二共識」政治基礎上與台灣方面溝通合作,乃是因為「九二共識」的外殼下是一個中國的核心意涵,一個中國就表示中國應該統一,不應分裂。如果國民黨諸公正視這一點,就應懂得把「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當做護身符不是長久之計。統一,已經不是台方可以選擇談或不談的選答題,而是必須要談、無法迴避的必答題。

  美國絕非台灣靠山

  台「國安會」原秘書長、知名學者蘇起曾表示,台灣對大陸有鬥、拖、談三種應對策略,從實力對比來看,時間不在台灣一方。因此,鬥不自量力,拖沒有希望,談才是上策。這是台灣有識之士的諍言,值得台灣各界深思。從歷史大勢、民族感情、實力對比等多方面來看,統一都是必然趨勢。誠如習主席所言,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

  台灣慣於倚仗美國對抗大陸,但美國真能成為台灣的靠山嗎?上世紀70年代,美國為了自身利益尚且拋棄台灣,果斷「斷交」。如今大陸實力今非昔比,台灣如果甘作美國遏制大陸的棋子,下場注定是可悲的。習主席在講話中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事關中國核心利益和中國人民民族感情,不容任何外來干涉。雖然沒點名,但指向不言自明。

  支持和追求國家統一是民族大義,應該得到所有中華兒女肯定和支持。兩岸分離70年的歷史問題必將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中得到解決。如今,大陸方面伸出了「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橄欖枝,台灣朝野各界能否認清大勢,為同胞謀福祉,為萬世開太平,這是歷史對台灣各政黨和台灣人民的考驗。是做歷史的罪人,還是順應潮流做國家統一的功臣?台灣各界是時候深思,並務實面對統一,共議和平統一未來。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泉州社團聯會會長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