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中國朝鮮半島政策的轉折\延靜

時間:2018-12-06 03:17:48來源:大公報

  二十六年前的中韓建交,是中國對朝鮮半島政策的根本性調整,也可以說是一個轉折。

  那之前,中國只與朝鮮有外交關係,對韓國不予承認,不相來往,持續了幾十年。一九七八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政策,中國自此走上一條康莊大道。中國的外交開始活躍於國際舞台,對朝鮮半島政策也開始調整,打破與韓國老死不相往來的「禁區」。

  中韓關係幾遇曲折

  這一調整是從多邊國際體育活動起步的,中韓之間開始進行體育交流,一九八六年和一九八八年,中國大型體育代表團參加了漢城亞運會和漢城奧運會。之後,調整擴大到貿易領域,把經過香港或第三國的轉口貿易,改變為與韓國的直接民間貿易,並分別在北京和漢城設立了民間貿易辦事處。

  一九九一年,中國外長錢其琛前往漢城,參加APEC第三屆部長級會議,解決中國加入該組織的問題,意外的收穫是,當時的韓國總統盧泰愚單獨會見錢其琛,提出希望與中國進一步改善關係。韓國早就看清世界潮流,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就曾呼籲與我國改善關係,我國未予置理。但盧泰愚在這次會見中講的更明確,希望韓中兩國盡快建立外交關係。

  鄧小平早就提出,中韓建交有利於中國改革開放,有利於朝鮮半島的和平穩定,有利於中國處理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問題。中國對朝鮮半島政策的調整,每前進一步,都得到鄧小平的首肯,中韓建交的每一個請示報告,無一例外都得到他的批准。

  中韓一九九二年五月開始建交談判,雖然過程中也有唇槍舌劍,但總的要比預計快得多。經過在北京和漢城的三輪談判,韓國同意了中國的建交原則,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與台灣斷絕「外交關係」,中韓建交談判取得成功。一九九二年八月二十四日,中韓外長在北京分別代表各自政府簽署聯合聲明,向全世界宣布中韓正式建交。

  中韓建交二十六年來,雙邊關係發展順暢,領導人互訪不斷,貿易額突破兩千五百億美元,中國成為韓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韓國對華投資累計超過四百億美元,支持了中國的改革開放。中韓之間的人員來往更是驚人,年度達到八百萬人次,民航班機互通雙方十幾個城市。

  當然,中韓關係發展也遇到過障礙,主要是前幾年,美韓在韓國星州郡部署了「薩德」導彈防禦系統,名義上是針對朝鮮,實際上侵犯了中國的戰略安全利益。「薩德」的雷達不僅覆蓋朝鮮半島,而且覆蓋中國東北乃至華北部分地區,中國堅決不同意部署,中韓關係順暢發展由此受到不小影響。二○一七年十月,中國外交部與韓國外交部進行了溝通,韓方做出承諾,不增加新的部署,已經部署的也不針對中國,雙方達成共識。當年十二月,韓國總統文在寅訪華,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使中韓關係重新回到正常發展軌道。

  堅持和平解決半島問題

  中朝關係發展也遇到了曲折。朝鮮自二○○六年開始進行核子試驗,至二○一七年先後進行了六次,嚴重影響了半島的和平與穩定。美國與朝鮮針鋒相對,動用飛機和艦艇進行威脅,半島局勢持續緊張,曾一度出現劍拔弩張。中國和國際社會對此甚為憂慮。值得慶幸的是,朝鮮看到國際發展潮流,加之受到國際制裁,決定放棄核武路線,把國內工作重心轉到經濟建設上來。今年五月,朝黨召開七屆三中全會,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號召集中一切力量發展經濟。

  朝鮮曾一度拒絕與美國對話,放棄核武路線後表示,願與美國就朝鮮半島無核化問題進行談判,美國表示同意。六月十二日,金正恩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新加坡進行了會晤和會談,金正恩承諾實現朝鮮無核化,特朗普承諾向朝鮮提供安全保障。半年來,朝美就無核化問題進行了談判,由於雙方立場分歧,目前談判處於僵局。朝美雙方正在商談明年初舉行第二次「金特會」事宜。

  朝鮮半島問題錯綜複雜,中國歷來主張通過對話協商解決有關問題,反對動用軍事手段,而且歷史已證明,軍事手段解決不了問題。中國支持朝美對話,儘管目前處於僵局,但只要雙方相向而行,切實關注對方關切,那麼最終一定能夠取得積極成果。

  中韓建交後,中國在朝鮮半島提高了話語權。如果中國與韓國沒有外交關係,北京朝核六方會談不可想像,更不要說中韓在會談中配合較好。現在,中國與朝鮮和韓國同時保持外交關係,總體發展良好。金正恩九十天內三次訪華,與習近平會晤,重視中國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的作用。中國曾提出「雙暫停」建議,朝美對話實際上是這個建議的結果。中國在解決半島問題上的作用不可忽視,中國也願為半島問題的和平解決貢獻一分力量。

原資深外交官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