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香港教育產業輸出的探索/李曉迎

時間:2018-09-05 03:16:49來源:大公報

  一般提到香港教育優勢多為高等教育。相比之下香港的基礎教育整體來說則剛好相反,起步晚、資源一度非常短缺、人才優勢也不明顯且不平衡等。不過近年來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從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的各項指標來看,香港的基礎教育發展可以說突飛猛進,而且逐漸發展出自己特點包括:辦學理念國際化、教育相對均等、質素保證與管制標準化、在政府框架下課程發展靈活自由、校本課程經驗豐富等,並成為香港基礎教育的競爭優勢。

  內地認同香港教育優勢

  香港基礎教育優勢明顯,但多依賴政府投入,所以香港的教育經驗未曾開始考慮教育輸出。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下,香港基礎教育是否可以考慮從專為在港市民服務,轉為教育產業化向內地輸出?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議題,香港的基礎教育優勢多,受外界歡迎,這點在姊妹學校計劃交流中表現得特別明顯,內地無論是政府還是中小學都對這些優勢求知若渴。以致近年來很多香港的學校都在與內地交流中擔任了經驗輸出者和傳經送寶的角色,這一方面增加了兩地的教育理解,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兩地教育的發展。聽聞更有內地的房地產企業、政府機構主動邀請香港辦學團體進入內地辦學。

  目前特區政府在內地並沒有任何教育機構在運行,就香港過往的經驗,擔此重任的多會落在辦學團體身上,即便「雙非」入學學額最緊張時期,政府也只是在論證的層面上考慮而已。其實教育輸出確實不是一個簡單的話題,在「一國兩制」下,兩地教育制度差異性較大,包括課程設置與銜接、土地與校舍所有權、教師培訓等一系列問題。但是在從國家到粵港兩地政府都在鼓勵港人進入內地創業、就業的大背景下,如果不能解決港人就學的後顧之憂,粵港兩地人才的流動始終會受到較大的限制。

  現時在內地的港人子弟學校地位較為尷尬,與外籍子女學校(俗稱國際學校)比較起來,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薄弱」學校,因為單靠辦學者單打獨鬥,香港基礎教育的優勢幾乎沒有發揮出來。對於更多在內地的港人來說,選擇港人子弟學校不如直接進入外籍子女學校上學,修讀國際認可的國際文憑(IB)課程。但昂貴的學費與緊張的學額又會形成一道很難逾越的鴻溝,橫卧在北上工作的港人與公司面前,教育問題可以說是一個阻礙粵港人才流動不可逃避的話題。

  據了解,目前在內地興辦教育的辦學團體除港人子弟學校外,多聚焦在外籍子女學校和雙語民辦學校這兩種形式,但這兩種學校一方面資金投入巨大,另一方面受到國家《民辦教育促進法修正案》的影響,進入內地辦學在投資回報前景方面還待進一步論證,在招生與課程實施方面又將會設置多重限制,這無疑增加了香港辦學團體進入內地辦學的門檻。那麼在面對大灣區只爭朝夕的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如何可以更好的解決港人子女就學與普通辦學團體資源有限所帶來的瓶頸問題呢?

  可試行以PPP模式辦學

  首先我們要自己清楚香港基礎教育確實優勢明顯,並且確實可以在國家發展中起到助力大灣區發展作用。其次,我們也要清楚的牢記粵港澳大灣區與其他灣區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是「一國兩制」下的大灣區,而不是像紐約、東京灣一樣是一國一制的灣區。在這個共識下我們便可以找到多種方案來達到教育發展的互惠互利,例如目前比較流行的政府、社會資本與民間合作模式(PPP模式),即內地地方政府、香港特區政府和辦學團體合作,內地地方政府掌握土地、校舍與教育辦學權,特區政府掌握對學校港人子女的資助和學校基本運營權,而辦學團體則擁有實際的運營權。

  同時,在課程發展上也可以借鑒直資學校的國際課程與香港本地課程雙軌運營和發展校本課程的經驗,這不僅僅解決了對港人子弟在課程選擇與就學資助問題,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適應市場,通過市場調節的模式招收內地學生就讀國際課程,從而達到營運收支平衡,減少辦學團體的運營投入與顧慮。當然新加坡政府在海外創辦的新加坡國際學校模式也可以嘗試,即提供新加坡和國際課程,同時政府派駐管理人員監管政府課程的實施,從而滿足政府辦學的知情權與參與權,這些都未嘗不是一種可以參考的方法。

  在大灣區建設特區政府應有所作為,除了扮演積極宣傳的角色,也應該嘗試擺脫「小政府」思維,在國家發展與香港特區發展方面找到平衡點與結合點,從而達到共贏。香港基礎教育輸出,不僅僅解決了香港長期以來地少人多,教育硬件設施和人才固化的問題,也可以藉此在國家發展上扮演積極角色。如果在大灣區可以成功的開拓出一條教育產業之路,更能在「一帶一路」建設上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成為香港又一個品牌,更為「一帶一路」的成功貢獻力量。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理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