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社評/重走長征路 感悟中華民族復興之路

時間:2025-09-13 05:01:24來源:大公报

  為紀念紅軍長征90周年,73歲港人鄭鎮炎去年10月17日起從江西于都出發,孤身重走長征路,至昨日已徒步282天,跨越8個省區,正向着長征勝利終點的陝西延安吳起鎮邁進。在這條蜿蜒兩萬五千里的紅色軌跡上,鄭鎮炎體驗到當年紅軍長征的艱苦卓絕,感受到各族人民的熱情好客,目睹國家這些年來的巨大發展,感悟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的深層邏輯,進一步堅定了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歷史必然的信心。

  1934年至1936年,各路紅軍以一往無前、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頑強戰鬥: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轉戰烏蒙山、激戰臘子口、取勝直羅鎮,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跡。峽谷激流、雪山草地、物資匱乏、生命禁區,不管自然環境是多麼惡劣,都不能阻擋紅軍長征的步伐。吃樹皮、挖野菜、煮皮帶果腹,任何困難都不能動搖紅軍長征的信念。長征以其體現出的不怕艱苦、不怕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向中國及全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人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是不可戰勝的。

  長征精神是理解中國共產黨本質的精神密碼。將中國共產黨介紹給西方世界的美國記者斯諾,當年突破重重封鎖抵達延安,在40天的行程中,他見到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與紅軍戰士和當地民眾密切接觸,認定延安是古老中國的「興國之光」,中國共產黨是其「在中國十年來見到的最優秀的男女」,「我在那裏遇到的人們似乎是我所知道的最自由最幸福的中國人。在那些獻身於他們認為完全正義的事業的人們身上,我強烈地感受到了充滿活力的希望、熱情和人類不可戰勝的力量。」

  鄭鎮炎之所以有重走長征路的念頭,正是受到斯諾著作《紅星照耀中國》的啟發。如今他將計劃付諸實踐,對斯諾之感悟有了更切身的體會。長征是現代中國重新崛起的起點,從此,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革開放,如今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民族偉大復興。這條現代化之路,其實與長征有着驚人的精神同構性——都是目標堅定下的艱難探索,都是逆境中的自力更生,都是團結一心攻堅克難的集體奮鬥。從「兩彈一星」的突破,到改革開放的經濟奇跡;從取得脫貧的全面勝利,到創新科技井噴發展;從神舟探索星辰宇宙,到今年九三閱兵「大國重器」震驚世界,背後無不閃耀着長征精神的光芒。

  90年前,一支看似勢單力薄的隊伍,懷着堅定信念披荊斬棘,改變了中國的歷史走向。今天,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形勢錯綜複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不會一帆風順,同樣面臨着各種風險挑戰,但長征的歷史告訴我們,只要堅持理念信念不動搖,艱苦奮鬥不懈怠,團結一心不渙散,任何艱難險阻都無法阻擋中國前進的步伐。從長征到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力、中國人民的創造力、中國道路的生命力,已匯聚成不可抗拒的歷史洪流。縱然千山萬水,終將抵達勝利的目標。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鄭鎮炎在萬里長征路上鍛煉了自己的體魄,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感受到風土人情,並讀懂了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民族復興為什麼一定「行」。鄭鎮炎的親身經歷給了我們很大啟發。香港社會尤其是青年一代,需要通過了解長征加深對中國共產黨及對國情的認識,厚植家國情懷,這是確保香港「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的根本所在。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