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社評/補選圓滿成功 再顯制度優勢

時間:2025-09-08 05:01:22來源:大公报

  昨日,2025年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補選成功舉行。儘管受到颱風惡劣天氣的影響,但整個投票過程安全、順暢、有序,最終錄得超過97%的投票率,創下歷次選舉之最。如此高的投票率,以及整場補選期間體現出來的公平、務實、理性的競爭格局,無不彰顯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之後香港社會的新面貌、新氣象,更說明新選舉制度是一套符合「一國兩制」方針、符合香港實際、符合發展需要的政治制度、民主制度,必須加倍珍惜,長期堅持。

  此次選舉雖然是補選,但其意義不亞於正式選舉。觀察整個選舉過程,從報名、競選、投票到點票,乃至社會各界的關注程度,可以看到三個鮮明的特徵。

  第一,超高投票率,彰顯民主真諦。回顧過去幾次重要選舉,例如2021年選委會選舉投票率為89.77%,2022年立法會補選為90.7%,都遠高於2019年之前的所有選舉。而此次補選高達97.33%,不僅是新選舉制度落實後之最,亦創下回歸以來歷次重要選舉的最高紀錄。這樣的數字,反映的不僅僅是選民的積極參與程度,更是選民對新選舉制度的高度認同。如果一項制度不受歡迎、不被認可,如果本屆選委會過去4年的工作不獲接受、不獲支持,是不可能有如此結果。更何況昨日是在惡劣天氣之下舉行,許多人是專程搭飛機回來投票,制度民主不民主,選民的行動就是最好的答案。

  第二,公平競爭性,體現優質民主。此次補選涉及28個界別選委空缺,當中6個界別需要補選,包括商界(三)、建測規園界、科技創新界、勞工界、港九分區會代表及新界分區會代表。候選人按政黨劃分,工聯會有3人、民建聯和勞聯各有2人、新民黨和自由黨各1人,另共8人屬現任區議員。選舉絕非有些人所稱的沒有競爭,恰恰相反,相較於2019年前的劣質民主相比,選舉在理性、務實且激烈的情況下進行。候選人高素質、具廣泛代表性,而地區分會候選人更具有深厚的地區工作經驗,能更有效反映社情民意。

  第三,社會認可度,反映制度信心。過去幾年的實踐說明,新選舉制度使選舉回歸選賢與能、為民做事的初心,減少了泛政治化的無謂紛爭和社會內耗,有利於培育良性競爭、理性建設的選舉文化,增進社會和諧。雖然此次補選屬於界別分組選舉,不同於立法會或區議會選舉的全民參與,但在各自界別的選民參與程度依然十分高。通過選舉政綱、拉票等活動,社會各界對選委會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了解,對新選舉制度推動香港繁榮穩定的重要意義有了更強的認同。

  超高的投票率、公平的選舉競爭、高度的社會參與,事實一再說明,新選舉制度是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的好制度,是促進香港民主健康發展的好制度,是把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有機結合的好制度,是確保「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的好制度,得到香港各界的強烈支持。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發表聲明表示,「感謝投票的選民,齊心合力選出共建香港美好家園的愛國者」。隨着補選的結束,各界希望全體選委本着對國家、對香港高度負責的精神,認真行使民主權利,不辜負廣大香港市民的殷切期望。社會各界相信,隨着新選舉制度全面付諸實施,香港特區的民主必將穩健向前發展,政府治理效能必將不斷提高,香港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必將不斷變為現實。堅定制度自信,堅定對香港更美好未來的信心,齊心協力,香港必將取得一個又一個新成就。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