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美國計劃對東南亞四國的太陽能產品徵收高額關稅。」路透社
美國總統特朗普21日再次揮舞關稅大棒,宣布將對來自東南亞四國的太陽能產品徵收高額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其中部分生產商面臨的稅率甚至超過3500%。美國太陽能產業協會警告說,加徵關稅將導致進口太陽能電池等產品漲價,進而損害美國企業的利益。柬埔寨專家亦指出,加徵關稅無法讓美國本土產業起死回生,只會導致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受損。
【大公報訊】特朗普政府21日宣布,將對馬來西亞、柬埔寨、泰國和越南的太陽能電池和模塊等產品徵收高額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其中柬埔寨一些生產商由於「拒不配合美方調查」,將面臨高達3521%的關稅;未公布具體企業名稱的一些越南生產商將被徵收395.9%的關稅;泰國和馬來西亞分別面臨375.2%和34.4%的關稅。
據報道,多家主要生產商面臨針對特定企業的關稅。晶科能源公司在越南和馬來西亞將分別被徵收約245%和40%的關稅;天合光能在泰國和越南的分公司分別面臨375%和超過200%的關稅。美媒指出,美國政府針對的是在東南亞設廠的中國企業。
特朗普政府稱,新關稅制定依據是美國商務部為期一年的調查。去年4月,代表美國太陽能生產商的美國太陽能製造貿易委員會聯盟污衊在東南亞設廠的中企「涉嫌傾銷」並接受「不公平的補貼」,導致美國產品缺乏競爭力。應該組織要求,美國政府啟動貿易調查。美國國際貿易署預計將於今年6月就新關稅政策做出最終決定。
中方批美貿易調查政治化
彭博社指出,美國去年從將受新關稅影響的東南亞四國進口了價值129億美元的太陽能產品,佔進口總量的77%。美國太陽能產業協會批評說,新關稅實際上將損害美國太陽能生產商的利益,因為關稅將推高進口電池的價格。
美國商務部於去年底公布初步調查結果、宣稱將對太陽能產品加徵關稅時就已受到質疑。柬埔寨貝爾泰國際大學資深教授約瑟夫.馬修斯表示,對來自東盟國家的產品徵收反傾銷稅不合邏輯,不能讓美國本土產業起死回生,而且還將使美國進口商和美國消費者承擔更高成本。中國商務部當時回應說,全球產供鏈的形成是市場規律和企業選擇共同作用的結果,美方在反傾銷調查中表現出明顯的結果導向意圖,中方對美方將貿易調查工具化、政治化的傾向感到擔憂。中方敦促美方摒棄貿易保護做法,與各國一道維護新能源產品的自由貿易,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貢獻。
美媒22日表示,特朗普重返白宮後實施取消煤炭開採限制等能源政策,已經對包括太陽能在內的新能源產業造成衝擊;特朗普對美國多數貿易夥伴徵收所謂「對等關稅」,也將推高新能源項目的成本。新關稅無疑將令美國新能源產業面臨更嚴峻挑戰。
美泰關稅談判突延期
特朗普此前威脅分別對泰國和越南徵收36%和46%的「對等關稅」,本月9日宣布給予90天「緩衝期」,以便進行談判。美泰兩國原定於23日進行談判,但泰國總理佩通坦22日透露,特朗普政府突然要求泰國重新審議「與貿易有關的重要問題」,談判因此被推遲。佩通坦並未說明美方提到的具體問題,也沒有公布新的談判日期。她強調,談判應當是互惠互利的。美媒稱,美方希望泰國採取更多措施,防止「被美國徵收更高關稅的國家濫用原產地證明」。
越南總理范明政22日表示,與美方的貿易談判應確保與越南現有的國際承諾保持一致,並防止對其他市場造成負面影響。他重申:「到目前為止,雙邊貿易關係最終是讓美國消費者受益,同時推動了越南的出口增長。」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