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最新研究顯示,超加工食品可能導致數十種健康問題。圖為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的一間超市。\法新社
超加工食品(ultra processed foods)好吃又方便,但會損害身體健康。根據2月28日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BMJ)上的一項最新大型研究,過量食用超加工食品,增加32種健康風險問題,包括罹患心臟病、癌症、Ⅱ型糖尿病、焦慮和早死的風險等。專家呼籲聯合國相關機構,對超加工食品實施管制,減少危害公共健康風險。
【大公報訊】加工食品已有多年歷史。按照巴西聖保羅大學在2009年推出「NOVA食物分類系統」,根據食品在生產過程中的加工程度,可分為「未加工或最低限度加工食品」、「加工食品材料」、「加工食品」以及「超加工食品」四類。
其中,超加工食品經由多種工業流程生產,通常含有色素、乳化劑、香料等添加劑。這些產品往往添加有大量的糖、脂肪和鹽,但其維生素和纖維含量較低。冰淇淋、香腸、薯片、番茄醬和即食麵等常見食品均屬超加工食品分類,因此俗稱「垃圾食品」。
或增50%疾病死亡風險
早先,已有研究將超加工食品與有害健康影響聯繫起來,但尚未有明確證據證明這種聯繫。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衞生學院等機構的專家對近三年間發表的14篇評論文章中的45項匯總分析,涉及人數達到990萬人。相關的研究結果發表在2月28日的《英國醫學期刊》上。
研究結果表明,「接觸超加工食品與32項健康參數之間存在直接關聯,包括死亡率、癌症、精神、呼吸、心血管、胃腸道和代謝健康結果」。文章補充稱,大量接觸超加工食品,會導致有害健康影響的風險增加,特別是在心臟代謝、常見精神疾病和早死方面。
有「可信的證據」表明,較高的超加工食品攝取量,與約50%的心血管疾病相關的死亡風險增加、48%至53%的焦慮和常見精神障礙風險增加,以及12%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有關。「高度提示性的證據」表明,含大量加工食品的飲食習慣,與21%任何來源相關的死亡風險增加、40%至66%與心臟病、肥胖、二型糖尿病和睡眠問題相關的死亡風險增加,以及22%患上抑鬱症的風險增加有關。
此外,也有證據表明超加工食品與氣喘、胃腸道健康、某些癌症和心臟代謝危險因子之間存在關聯,但其證據仍然有限。研究人員承認,本次研究中存在一定局限性。
全球14%成人對「超加工食品成癮」
有國際學者認為,超加工食品「不僅僅是改良食品」。通常情況下,它們「幾乎不含真正的食品」,並且由廉價的化學處理成分製成,包括變性澱粉、糖、油和脂肪。他們補充說:「沒有理由相信,人類能夠完全適應這些產品。」
研究人員表示,冷凍食品、含糖麥片、薯片和速食等超加工食品佔美國每日總能量攝取量的58%。報道稱,薄弱的監管標準和相關行業的影響力,甚至已經讓超加工食品進入了美國學校的菜單。學者們呼籲聯合國機構和成員國,制定一個類似於煙草控制條約的框架,用於管控超加工食品。
近年來,全球超加工食品的消費量迅速增加。在英美兩國,超過一半的平均飲食由超加工食品組成。對於年輕、貧窮或來自落後地區的一部分人來說,超加工食品在其飲食中的佔比高達80%。倫敦大學學院副教授圖勒肯表示,超加工食品通常柔軟且富含能量,通常會積極向弱勢群體推銷,這種設計和營銷方式會推動過度消費。
去年11月,《BMJ》上發表另一項研究顯示,估計全球約有14%成年人和12%兒童存在「超加工食品成癮」情況,他們會不由自主地吃例如雪糕、薯片、汽水等超加工食品,並且在嘗試戒掉時出現難戒斷症狀。專家提出,應在相關食品附上成癮標籤,以提醒消費者。
(《衛報》、《華盛頓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