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機器人3月拍攝的1號反應堆基座底部的杆狀結構圖像。\法新社
【大公報訊】日本東京電力公司不顧各方反對,將於5日開始福島第一核電站第二輪核污水排放,預計總量為7800噸,排放周期17天。更令人震驚的是,日本政府與東電卻對產生核污水的源頭:殘留在福島核反應堆內的880噸核燃料碎片置之不理。然而,距離核災發生已經過去12年,東電始終未能負起責任,至今未取出一塊核燃料碎片,而這些碎片,又不斷產生新的核污水,將核污染風險擴散到全世界。
「100年也不可能完成」
日本政府和東電估計,需要大約30-40年的時間對受損的福島核電站進行災後清理,預計在2041年至2051年完成核電站的退役工作。然而,目前退役工作「仍然非常接近起跑線」,一切關鍵步驟都大幅延後:核燃料棒未完成回收、未清除核燃料碎片,更不必說拆卸機芯熔化的反應器。
其中清除核燃料碎片的工作最為困難。東電認為,有些核燃料碎片仍在反應堆核心中;有些落到了圍繞着反應堆芯的壓力槽底部;有些燒穿了容器並落在反應堆底部的混凝土上。
因反應堆建築物中的輻射水平極高,能在一小時內導致操作人員死亡,當局正計劃使用遠端遙控操作來清除殘餘燃料碎片。但據福島縣知事內堀雅雄稱,當局目前「還沒有準確掌握」反應堆內核燃料的具體位置和狀況。
儘管4個反應堆結構很相似,但受災情況各不相同。因此,東電需要建造4個獨特的結構來支撐起重機,以安全地取回儲存在單元上層未損壞的核燃料。該步驟預計最早2031年才能完成。
京都大學退休研究員小出裕章認為,日本政府和東電「用時30-40年」的反應堆報廢「路線圖」是無法實現的「幻想」,因為「100年也不可能」取出那些大量散落的核殘渣,只能用「石棺」封上。\(《朝日新聞》、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