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俄烏戰爭周年 西方武器庫存告急

時間:2023-02-18 04:25:29來源:大公报

  圖:烏克蘭士兵16日在頓涅斯克附近使用美國M119榴彈炮作戰。\路透社

  【大公報訊】綜合《金融時報》、路透社、美聯社報道:俄烏衝突一周年即將到來,烏克蘭方面加大軍援請求,要求西方提供更多武器。17日,為期三天的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開幕,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等問題成為會議焦點。但包括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內的多名西方官員,近期警告西方武器庫存壓力倍增,軍火庫即將耗盡,需要加班加點製造彈藥。

  根據德國智庫「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的最新數據,俄烏衝突發生以來,西方政府已向基輔提供價值逾1100億美元的援助,其中380億美元是以武器形式提供。西方不斷向烏克蘭供武的背後,各國自身的武器庫存迅速消耗,愛沙尼亞提供給烏克蘭大量155毫米火炮,自家庫存所剩無幾;丹麥的「凱撒」榴彈炮更已消耗殆盡。

  《金融時報》指出,持續近12個月的俄烏衝突給歐洲準備不足的國防部門帶去巨大壓力。北約成員國所持有的蘇聯武器庫存已經耗盡,而歐洲工廠生產的炮彈只能勉強滿足烏克蘭一周的需求。雖然美國、德國等陸續宣布向烏克蘭提供M1系列坦克、「豹2」坦克等新型武器,但可能需要數周甚至數月的整修才能交付。卡內基歐洲中心高級研究員鄧普西說:「烏克蘭的情況並不樂觀。他們什麼都缺。」

  北約軍事工業面臨重壓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13日罕見承認,如今烏克蘭軍隊武器消耗率太高,比北約軍事工業的生產率高出許多倍,這導致「我們的國防工業處於緊張狀態」。他建議北約各成員國全力以赴製造彈藥,「甚至周末也要工作」。

  去年12月,美國國防承包商雷神技術公司行政總裁海耶斯透露,俄烏衝突首10個月內,美國消耗「標槍」反坦克導彈與「毒刺」防空導彈的數量,分別相當於5年及13年的產量。海耶斯表示,雷神與合作夥伴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每月可生產400枚「標槍」導彈,不足以補充烏克蘭消耗的庫存。

  CNN於17日發文指,五角大樓已撥款約30億美元,用於從盟國購買軍火,及要求本國軍火商加大生產量,部分資金是用來生產已成為「戰爭主食」的155毫米口徑彈藥。據報道,美國提供給烏克蘭的M777榴彈炮,需使用155毫米口徑彈藥,但美國軍工業一個月僅能生產烏軍兩天用量的該口徑炮彈。《紐約時報》援引西方官員的話說,「烏克蘭一天(的彈藥用量),是阿富汗的一個月甚至更多。」

  雖然美國的軍工廠已開足馬力生產,但美國「海軍分析中心」俄羅斯研究部門主任科夫曼表示,美國政府對國防工業的投資可能為時已晚,無法影響今年衝突的決定性階段。美國陸軍採購主管布什表示,美國需要12到18個月才能達到每月7萬枚炮彈的「最大」生產率。

  另外,多名專家指出,俄烏衝突導致美國自身的武器庫存處於危險的低位。「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國際安全項目主任瓊斯最近撰寫的一份報告警告說,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耗盡了美國某些類型的武器系統和彈藥的庫存,例如『毒刺』導彈、155毫米榴彈炮和彈藥,以及『標槍』反坦克導彈系統。」

  慕安會聚焦俄烏衝突

  為期三天的慕尼黑安全會議17日開幕,法國、德國、英國等近100個國家的約40位領導人和60位主要官員將出席會議,俄羅斯、伊朗未獲邀請。美國總統拜登缺席,副總統哈里斯出席會議。

  美媒指出,本屆慕尼黑安全會議聚焦俄烏衝突,西方國家將探討如何進一步援助烏克蘭。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17日在會議發表視頻演說時,敦促西方盟國「加快」支持基輔,不要拖延交付武器的時間。

  另外,澤連斯基日前接受BBC專訪時表示,俄烏若要就和平協議談判,割地求和不會是可能的選項之一。他還說,先前預料俄羅斯將於春季發動的攻勢已經開始,「俄軍已從許多地方展開攻擊」。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