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英國首都倫敦5日爆發大遊行,民眾要求提前舉行大選。\路透社
【大公報訊】綜合《衛報》、彭博社、BBC報道:英國近期深陷政壇動盪、通脹率居高不下、生活成本高漲及難民無處安置等多重危機。5日,來自英國全境26個不同地區的數以千計民眾聚集在首都倫敦市中心,進行一場名為「英國崩潰」(Britain is Broken)的大遊行。該遊行受到工會代表、反對黨成員、中產家庭、反種族主義團體及環保團體的支持。
英國政治組織「反緊縮人民大會」5日在倫敦組織起一場規模龐大的示威活動,數以千計示威者冒雨從維多利亞堤岸一路行進到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廣場,他們高呼口號、舉起標語,要求提前舉行大選,採取行動提高低收入者薪資,並廢除「反工會」的就業法案。據悉,本屆英國議會的任期至2024年12月結束。
這場名為「英國崩潰」的示威活動,得到核裁軍運動、英國聯合工會及環保組織「停止開採石油」和「反抗滅絕」等諸多團體的支持。英國鐵路、海事和運輸(RMT)工會秘書長林奇、工黨前領袖科爾賓均現身示威現場並發表講話。科爾賓表示,示威者要求提高工資,改善工人權益,英國政府「最終會不得不聽取意見」。示威活動中還出現反種族主義團體身影,他們要求內政大臣布雷弗曼下台,布雷弗曼最近因處置難民危機不當受到批評。
除了絕望還是絕望
研究機構「Asda收入追蹤器」10月底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從今年1月份開始,可支配收入很少或沒有可支配收入的英國家庭比例從20%飆升至40%,意味着他們支付住房和食物等必需品費用後,幾乎身無分文。
數據顯示,英國收入倒數第二低的家庭收入降幅最大,今年9月,該群體的每周平均收入為407英鎊,在支付住房、能源、食品費後,他們每周僅剩下2.66英鎊(約24港元)可自由支配,這筆錢在英國只能買一杯咖啡,金額遠低於去年的55英鎊。最貧困家庭的每周平均收入則為189英鎊,連生活必需品都無力負擔,他們每周短缺約63英鎊,面臨15年來最大的收入缺口。從事貧困和不平等問題研究的拉夫堡大學社會政策研究員戴維斯說:「除了絕望,還是絕望。」
慈善機構難以為繼
彭博社直言,這只是蘇納克上台後所面臨危機的冰山一角。各個收入水平的英國人都面臨着能源價格上漲、養老金危機等一堆麻煩事。根據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的數據,超過一半英國成年人從今年春季開始無力支付各種賬單。中等收入者也在經歷自2014年以來的最大財務壓力,該群體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在今年1至9月期間下降超過25%,意味着過去8年的增長化為泡影。華威大學經濟研究員阿德瓦尼說:「作為一個國家,我們越變越窮。」
一項調查顯示,由於求助者激增,英國半數食品銀行已經難以為繼,今冬將減少免費發放的食物數量。食品銀行「爸爸之家」的創始人麥克格拉納漢說:「我們見到了前所未有的情況,過去為我們捐款的人不再有閒錢了。」
Politico指出,在經歷了短暫且混亂的前首相特拉斯執政期之後,雖然英國政壇隨着蘇納克的上台稍有緩和,但英國經濟前景仍然暗淡,政府即將實施公共開支削減計劃,意味着福利變差、稅收上漲,新的問題接踵而至。
移英港人哭訴生活艱難
面對英國持續高企的物價,有自稱為移英港人的網友也在網絡上哭訴生活艱難。一名網友在論壇發帖稱,有移民英國兩年左右的年輕港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又不願去倉庫做「髒活累活」,已經無法繼續在英生活。另一名網友表示,他移民英國後本打算開餐館或理髮店做老闆,但發現英國曼徹斯特、伯明翰等大城市放眼望去皆是窮人,很少有人外出吃飯,更不會花10幾20鎊剪頭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