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明智之舉/德國商界領袖歡迎朔爾茨訪華

時間:2022-11-03 04:25:00來源:大公报

  上圖:中遠集團的貨櫃船10月26日在漢堡港卸貨。下圖:朔爾茨對華務實,深受德國商界歡迎。\法新社

  【大公報訊】綜合德國之聲及《金融時報》報道:德國總理朔爾茨將於4日率高級商業領袖代表團訪華,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表示:「這絕對是明智之舉。」部分德國政客近期盲目跟從美國,鼓吹減少所謂「對華依賴」,受到商界反對。德國工商總會主席萬斯勒本指出,德國企業離不開中國的市場和原材料,沒有中國,德國經濟將更加困難,「德國商界很高興看到總理承受住壓力,做出訪華的決定」。

  萬斯勒本10月30日接受德媒採訪時表示,中國是德國企業最重要的銷售市場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原材料供應商之一,德國不能與中國脫鈎。他指出:「每個人都應該清楚這一點:不與中國脫鈎,不會導致我們國家失去繁榮;事實上,如果沒有中國,德國經濟將更加困難,德國將變得貧窮。」

  多年來,德國一直是中國在歐盟最大貿易夥伴。2002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德國在亞洲最大貿易夥伴。截至2021年底,中國連續6年成為德國全球最大貿易夥伴。2021年,中德雙邊貿易額為2351.2億美元,同比增長22.5%。2022年上半年,德國對中國市場直接投資金額達101億歐元,創歷史新高。

  朔爾茨對華態度務實

  本屆德國政府由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組成,綠黨控制的經濟部和外交部部分官員近期鼓吹「對華強硬」和「減少對華依賴」,而社民黨出身的朔爾茨明確反對與中國脫鈎,主張以務實態度處理對華關係。萬斯勒本表示,與中方對話至關重要,德國商界很高興看到總理承受住壓力,堅持訪華。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亦稱讚朔爾茨此舉「非常明智」。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日表示,今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朔爾茨此次訪問是疫情發生以來,歐洲國家領導人首次訪華。相信此訪將為新時期中德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深入發展注入新動力,為世界和平穩定增長作出貢獻。

  10月26日,德國政府批准中資中遠集團收購德國漢堡港「福地」集裝箱碼頭24.9%的股權,股權出售方漢堡港口與物流股份公司(HHLA)對此表示歡迎。中遠於2021年9月公布收購計劃,原打算收購35%的股權。過去一年,德國政府內部對此事意見不一,甚至一度傳出經濟部要否決收購案的消息,但總理府和漢堡地方政府始終站在德國商界一邊,推動收購案完成。

  出任德國總理之前,朔爾茨擔任了7年的漢堡市市長,其間一直支持漢堡市發展對華貿易。他於10月27日表示,政府批准中資入股的決定是正確的。德國漢堡駐中國聯絡處首席代表潘樺說,漢堡港歷來是中國貨物通往歐洲的重要樞紐和集散地,每3個在漢堡港的集裝箱中就有1個來自或去往中國,德國政府批准收購案是共贏的結果。伍德克表示:「這樣一來產品能夠得到更有效的處理,通過漢堡港而非其他港口交易,這有利於德國經濟。」

  對華出口創造110萬崗位

  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1日聲稱要制定更強硬的「對華新戰略」。但她同時承認,中國是德國在全球問題上的合作夥伴,「我們不能在全球化的世界中脫鈎」。德國經濟研究所表示,對華出口貿易為德國創造了110萬個就業機會。

  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歐洲公司執行董事會主席薄睦樂日前表示,該公司希望在中國進一步發展並繼續投資。他還敦促德國政客停止「抨擊中國」,並進行一定程度的自我批評。9月6日,巴斯夫在中國廣東湛江投資的一體化基地項目全面建設啟動,首套裝置正式投產。該項目總投資約100億歐元,是德企在華投資規模最大的單體項目。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