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卡扎菲投誠 西方仍趕盡殺絕

時間:2019-09-10 04:24:26來源:大公報

  1969年卡扎菲當權後,內政謀求獨立自主,保護民族利益,他收回美英在利比亞的軍事基地、廢除同西方公司的不平等協定、將石油資源收歸國有。外交上,卡扎菲倡導阿拉伯世界聯合自強(後來轉向強調非洲國家聯合),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西方大國因此視卡扎菲為異類,想方設法進行外交孤立、經濟制裁乃至軍事打擊。

  過去幾十年中,美國先是給利比亞扣上「流氓國家」、「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等諸多惡名,並將卡扎菲描繪成小丑,極盡奚落之能事。同時,美國還對利比亞進行經濟制裁,以及「外科手術式」軍事打擊,試圖對卡扎菲實行「斬首」。1986年,美國時任總統里根下令空襲卡扎菲住址,導致包括卡扎菲養女在內的15人死亡,而他本人則因正好身處地堡而躲過一劫。

  利比亞國小力薄,西方長期孤立使其蒙受巨大經濟損失。1991年蘇聯解體,又令原本親社會主義陣營的利比亞失去「靠山」。「9.11事件」後,美國以「反恐」和「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為名,武力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及伊拉克薩達姆政權,這令長期與美國作對的卡扎菲政權深感震驚。

  在此背景下,利比亞大幅調整外交政策,日趨轉向親西方。一是主動與美國加強反恐合作。「9.11事件」發生不久,卡扎菲就明確表態,稱美國有權報復「9.11事件」的始作俑者,還主動提供數百名「基地」組織成員資料。二是放棄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2003年12月19日,即薩達姆被捕一周時,利比亞全盤交出正在研發的核設施,並接受國際社會的核查。三是賠償1988年洛克比空難受害者,利比亞2003年同意向所有遇難乘客(270人)及家屬支付27億美元巨額賠償。四是向西方石油公司輸送利益,利比亞2005年後同外國石油公司簽訂了15個合同,其中11個是同美國公司簽訂的。利比亞與西方關係由此迎來「蜜月期」,美歐政要紛至沓來,英國首相貝理雅、法國總統薩爾科齊、美國國務卿賴斯先後訪問利比亞。

  但這段「蜜月期」並不長久,利比亞2011年初國內局勢不穩時,美歐非但沒有出手相助,反而鼓動聯合國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北約隨後打着「維護聯合國決議」的幌子,發動代號「奧德賽黎明」的軍事行動,最終在當年10月20日將卡扎菲抓獲並虐殺。

  卡扎菲早期推行左傾冒險主義,得罪了西方國家和部分阿拉伯國家,晚年又轉向右傾投降主義,大張旗鼓地「歸順」西方,並交納了若干「投名狀」。但西方骨子裏並不接受卡扎菲。卡扎菲就像《水滸傳》中的宋江一樣,明明已經背叛昔日陣營,樹立起「忠義」和「招安」大旗,但西方國家對其始終心懷戒備,一旦價值榨乾,便一腳踢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