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隔海觀瀾/大陸抗戰題材電影為台灣青少年「補課」\朱穗怡

時間:2025-09-02 05:02:11來源:大公报

  最近有一部電影並沒有在台灣上映,但卻在台灣社會引起熱議。這部電影就是正在大陸熱映的《南京照相館》。它取材於1937年南京大屠殺期間侵華日軍真實罪證影像,講述了一群生活於南京的普通百姓在吉祥照相館避難,被迫幫助侵華日軍攝影師沖洗底片,意外沖印出了記錄日軍屠城罪證的照片,隨後接力將罪證運送出去、公之於眾的故事。這部電影無法在島內上映,是意料之中的事。

  民進黨當局向來「親日」,為了借助日方力量對抗中國大陸,多年來極力討好日方,甚至「美化」當年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統治。民進黨蔡英文任內竟稱日本殖民統治者對台灣的殘暴統治為「全面而深入的理藩政策」,公然為日本侵略者的罪行「護航」,如何讓當年前仆後繼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台灣先烈安息?《南京照相館》無法在台灣上映,也就不令人意外了。但這阻擋不了台灣民眾的觀影熱情。許多台灣民眾專程赴大陸觀影或到大陸參訪時特地去觀看。不少人通過影片進一步了解到當年日軍侵華暴行,尤其有台灣青少年表示,在台灣都不知道抗日歷史,通過參觀史跡和觀看電影,他們深刻認識了這段血淚寫就的歷史。

  台灣年輕一代對抗戰史知之甚少,是台灣方面近30年來實施「台獨」教育的惡果。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宣揚「兩岸是兩個國家」的「台獨」謬論,在教育領域大搞「去中國化」,把「台灣史」與中國史、世界史並列。在蔡英文任內,課綱不再明確區分「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而是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中國史消失了。

  民進黨當局不斷壓縮和邊緣化中國史的內容,其中關於抗戰史的部分更是相當簡略。有大陸學者通過對比兩岸教科書發現,台灣歷史教科書對於淞滬會戰以外的具體的抗日戰鬥少有着墨,大多是一帶而過,也幾乎見不到抗日英雄的具體事跡,連李宗仁、佟麟閣、張自忠等國民黨抗日名將的姓名都很少出現,更不用說提到共產黨領導的抗戰了。

  此外,台灣歷史教科書對當年日軍侵略罪行的內容編撰也嚴重不足,尤其有部分版本的歷史課本對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的敘述竟只有一句話,如此怎能讓台灣青少年了解侵華日軍的纍纍暴行呢?所以,當一些台灣年輕人在大陸觀看《南京照相館》後感到相當震撼和悲憤。因為對於台灣年輕一代而言,這是一段在台灣上學時無法詳細了解的歷史。

  至於當年日軍「慰安婦」制度的罪行,在國民黨馬英九執政時期,中一、高一教科書有少數篇幅講述相關內容,但在民進黨上台後,只有在高三歷史課本的「性別與歷史」這一主題的說明欄中簡單呈現,而且措辭偏向日方立場,竟說「日軍徵集貧窮女子為日軍從事性服務」。這根本就是顛倒黑白。哪有什麼「徵集」?事實是當年日本侵略者強迫婦女成為性奴隸。據說島內有些歷史教科書甚至連「慰安婦」三個字都找不到。

  不容青史盡成灰。不論民進黨當局如何耍什麼花招,都無法遮掩和「美化」侵華日軍的罪行。賴清德之流的民進黨政客篡改歷史、數典忘祖,都將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