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台灣民眾舉行集會,批評民進黨當局的「台獨」路線破壞兩岸和平。\資料圖片
國務院台辦發言人陳斌華20日就台灣地區領導人近來講話中涉兩岸關係內容答記者問。他表示,「台獨」分裂與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對立對抗與交流對話背道而馳。停止謀「獨」挑釁行徑,兩岸關係才有轉圜空間;加強兩岸交流合作,台海緊張局勢才能緩和;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協商對話才有基礎。
謀「獨」兩面手法注定失敗
【大公報訊】綜合新華社、中新社及中通社報道:有記者問:台灣地區領導人今天發表就職一周年講話並在講話結束後接受媒體採訪,之前其還接受了多家媒體採訪。請問國台辦對台灣地區領導人近來多次講話中涉兩岸關係內容有何評論?
陳斌華表示,「台獨」分裂與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對立對抗與交流對話背道而馳。停止謀「獨」挑釁行徑,兩岸關係才有轉圜空間;加強兩岸交流合作,台海緊張局勢才能緩和;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協商對話才有基礎。
他指出,台灣地區領導人近日的講話,一方面仍然堅持「台獨」分裂立場和「倚外謀獨」「以武謀獨」錯誤路線,渲染「大陸威脅」,延續「民主對抗威權」虛假敘事,挑動兩岸對立對抗,推動兩岸經濟「脫鈎斷鏈」,推進「17項因應策略」,阻撓限制兩岸交流合作;另一方面又惺惺作態,宣稱願在「對等尊嚴」的前提下,與大陸進行交流合作,企圖在「新兩國論」基礎上恢復兩岸協商對話。這種兩面手法了無新意,枉費心機,注定失敗。
阻擋不了統一的歷史大勢
陳斌華表示,不管台灣地區領導人講什麼、怎麼講,都改變不了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地位和事實,改變不了兩岸關係向前發展的方向和步伐,更阻擋不了祖國終將統一、也必將統一的歷史大勢。我們將全面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我們願同台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就兩岸政治問題和推進祖國統一進程的有關問題開展對話溝通,積極擴大兩岸交流合作,不斷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同心共創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美好未來。
沒調整兩岸政策 賴迴避問題
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5月20日發表就職一年講話。島內輿論指出,面對日漸沸騰的民怨,這次講話沒有直面台灣當下的問題,也沒有對兩岸政策作出調整,是避重就輕。
曾任國民黨民意代表的陳學聖表示,賴清德當天的講話明顯迴避了台灣當下三大問題,一是兩岸現今險峻狀態,二是所謂「大罷免」造成的社會撕裂,三是台積電變「美積電」等美方對台施壓的惡果。「是無法回答還是不想回答?」陳學聖問。
對於當天正式講話環節未直接提及備受關注的兩岸關係,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副教授劉性仁指出,不提不等於釋放善意,各方對賴將聽其言觀其行,做的事比說的話更重要。台灣淡江大學副教授黃介正也表示,「稍微降溫」並不能看作賴清德當局兩岸政策有所轉向。
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包承柯表示,從「新兩國論」到界定大陸「境外敵對」,賴清德已經在台海緊張局勢提升至非常嚴峻的狀態,在大陸方面一再警告下,賴清德一系列「反中亂台」的政策招致台灣民眾強烈不滿,因而此次講話顯得較為低調。但眼下的低調不代表賴清德的「台獨」本性發生改變,他再一次將「台灣」與「中國」並列而談,在字裏行間仍舊體現其「台獨」認識與發展方向,兩岸關係恐將繼續下行,緊張局勢進一步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