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隔海觀瀾/反制台當局「去中國化」教育刻不容緩\朱穗怡

時間:2024-03-22 04:03:14來源:大公报

  「對台灣同胞來說,『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是一個悲劇。」最近在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陳雲英對民進黨當局實施「去中國化」教育造成的惡果十分憂慮。這八年來,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加緊進行「去中國化」教育的步伐,受到兩岸學界的嚴厲抨擊。如今民進黨又再次贏得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這意味着未來四年在民進黨繼續執政下,「去中國化」教育恐怕會變本加厲,被「獨」害的台灣青少年只會越來越多。正如陳雲英指出「將導致每年新增幾十萬(台灣)年輕人不認同自己的中國人身份」。如何削弱和反制民進黨當局的「去中國化」教育、「台獨」教育,是兩岸各界都必須重視的議題。

  青少年階段是一個人形成歷史觀、國家觀、價值觀、文明觀的重要階段,一旦被灌輸錯誤的認知,日後要糾正則頗費工夫。島內「台獨」分子和民進黨正是利用這個形成認知的重要階段,給台灣青少年「洗腦」,在潛移默化的教育中向他們灌輸「台獨」意識。早在1997年李登輝執政後期就已開始推行「去中國化」教育,2000年民進黨陳水扁上台後繼續推行,這些年民進黨蔡英文當局「接棒」。「去中國化」教育在島內實行已有20多年了。目前島內課綱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把中國視為「他國」。初中歷史課只用一個單元就介紹完商周到隋唐宋元約3000年的內容,明清時期的內容也只用一個單元就學完。60年前台灣地區的初中歷史課本中有多達6000字敘述辛亥革命的內容,現在只剩下360字,比一則新聞簡訊還短。這種大幅刪減中國史目的就是要切斷台灣學生對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讓台灣年輕一代不了解先輩的奮鬥史,不認同中華文明。此外,過去高中階段學習文言文達60篇,如今縮減到只有15篇。因為「台獨」分子認為「台灣人不是中國人」,所以不用學習「中國人的古文」。

  民進黨當局的課綱不僅「去中國化」,還充斥着「皇民史觀」的「媚日」內容。例如,把「日據」說成「日治」,說「慰安婦是自願的」等。這是民進黨為了要「去中國化」,不惜把國民黨打成外來政權,於是醜化其1949年赴台後的所有貢獻,所用的手法就是拉高和歌頌日本殖民時期對台灣的現代化建設,而全然不論日本的殖民暴行。

  反制「去中國化」教育的最佳途徑當然是「下架民進黨」,但未來四年仍是民進黨執政,要反制其「去中國化」教育並不容易。然而,目前島內立法機構的「非綠」力量已超過綠色力量,國民黨和民眾黨合起來有60席「立委」,可以通過制訂相關法案約束民進黨當局的錯誤教育路線。在民間方面,島內一些有識之士和相關團體迎難而上,無懼民進黨當局的壓力,近年通過舉行記者會、出版書籍,揭露和譴責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教育的惡果。尤其島內高中語文教師區桂芝痛批民進黨錯誤教育政策的視頻受到兩岸輿論好評,使相關問題受到更廣泛的關注。此外,大陸方面這些年也不斷加強兩岸青年交流,讓更多台灣青少年到大陸參訪、求學,親眼目睹大陸的進步發展,加強對中國人身份的認同。

  對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教育進行撥亂反正,是一項艱巨的工程。期待兩岸更多仁人志士加入到反制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教育的隊伍中,一起來拯救被「獨」害的台灣青少年。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