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台軍籌謀民防隊「打游擊」 民眾批荒唐

時間:2023-11-24 04:03:11來源:大公报

  圖:台當局近來頻頻採購用於打「巷戰」的軍備。島內輿論批評台當局把民眾推入火坑。圖為台軍今年在新北市進行演練。\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據台媒報道,台防務部門負責人邱國正將島內民防組織定性為「游擊隊」引起多方關注,雖然相關組織方予以否認,但島內輿論仍擔憂民防組織未來是否會變成非正規的武裝組織。有評論稱,這些民防組織成員可能會被外界判定為持槍可上戰場一線或能做戰時急救的人士,但他們實際上受到的培訓不足以有這樣的技術。有台灣民眾批評台當局頻頻渲染「備戰」氣氛,根本就是製造恐慌。兩岸專家指出,民進黨當局把平民推向戰場,是很不負責任的行為。

  台灣地區的民事防護始於日本殖民統治時期,1945年國民黨當局接手後成立了「台灣省防空司令部」,負責組織防空和疏散,1949年改稱「台灣省民防司令部」。1973年,民防責任由台當局防衛部門轉移到「內政部門」,警察部門接管了民防基礎設施。

  台「民防法」規定成立民防總隊(由各縣市首長擔任指揮)、民防團(由鄉鎮區長擔任團長)、特種防護團(鐵路、港口等重要設施組織單位員工)以及聯合防護團(100人以上學校、公司等)四級民防單位。

  島內一直有民防團和各縣市民眾自組的守望相助隊、救難協會、救助協會、急難協會、山難協會、水上救生協會等。

  民防「武裝化」恐變暴力組織

  截至2022年,台灣民防單位註冊志願者達42萬人,民防人員平均訓練時數為每年4到8小時。民進黨當局宣布2024年義務役恢復一年期後,又開始大搞所謂「全民防衛」,2023年民防訓練更加注重戰時,70%的演習專注於戰時場景,30%的演習則針對自然災害場景。

  今年5月,蔡英文當局又通過警察系統招募民防人員,島內批評是在為選舉打「戰爭牌」。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羅慶生撰文稱,將民眾推到第一線,因為任何因激進意識形態武裝化或軍事訓練的群眾,一旦受野心政客攛掇,很容易發展成連當局都無法控制的暴力組織。

  有國民黨人士表示,如果不具備軍職、警察、後備軍人身份,在戰場上持槍恐將遭到不可理解的對應。

  有教學經驗的島內官員表示,台灣年輕人一定要理解國際上的武裝衝突法,一旦拿了槍,就不受《日內瓦公約》的保障。

  有評論認為,這些非正規武力無法對抗真正的軍事武裝,只能走偏鋒,最後就是把人民拖下水。

  台媒指出,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所代表的綠營毫無兩岸和平或協商概念,只剩「巷戰」思路,就是「戰鬥台獨」,頑強走到黑。文章警告說,賴清德若當選,「兩岸是和是戰,已一清二楚」。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