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日前在上海舉行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機器人Ginger進行投籃表演。\新華社
【大公報訊】台灣地區人工智能(AI)概念股近期飆漲,有「代工股王」之稱的廣達電腦7月13日盤中股價衝破200元(新台幣,下同),一度漲停206.5元、創下23年新高,終場收在195元、漲幅4%;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身價水漲船高達到2918億元(約94億美元),超越張聰淵、郭台銘等,成為台灣新首富。這與廣達深耕大陸密不可分,正如廣達(中國)製造總部董事長黃健堂所言,「讓企業離開上海、離開大陸,我們怎麼會同意?」
綜合中央社、中時新聞網報道,由於超微(AMD)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豐將於下周來台,再度炒熱AI議題,其他AI概念股也表現強勢,緯創、英業達終場皆大漲超過6%,收在132元、50.8元;神達盤中攻漲停43.2元直到終場。
根據福布斯實時富豪榜資料,林百里身價約94億美元,在全球排第220名,在台灣高居第1。資料顯示,2022年底,林百里身家為47億美元,世界排名第586位。受惠於AI概念股漲勢,約7個月實現身價翻倍。
台灣富豪第2名,是鞋業集團宏福實業創辦人張聰淵,身價約80億美元;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排名台灣第3,身價約73億美元。
6年前布局發展AI產業
林百里今年6月16日在廣達股東常會中表示,未來產品都要有AI才有賣點,廣達運氣還不錯,6年前他已經在很多公開場合說要發展AI,現在AI愈來愈重要,「代表我們是對的」。
就基本面而言,廣達6月合併營收約新台幣901.77億元,月增17.1%,年減27.1%,為今年單月次高;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5112.1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0.7%。廣達看好下半年動能來自AI伺服器等需求,預估2023全年伺服器營收將成長個位數百分比。
台灣產業專家認為,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和蘇姿豐輪番來台,顯示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及伺服器代工廠在AI產業鏈佔有舉足輕重地位。亞系外資日前出具研究報告分析,AI加上電動車的組合持續助攻廣達業績,預估廣達AI伺服器全球市佔率達2成以上,且廣達AI伺服器單價與毛利率都比一般伺服器更好。
另據界面新聞報道,受中美貿易戰影響,鴻海集團旗下富士康公司或因蘋果要求、或因低成本需求已經在越南、印度、墨西哥、捷克、匈牙利、美國等多地設有與蘋果相關的供應鏈工廠。
不為所動 扎根大陸
雖然這並不意味富士康要真正脫離中國,但似乎也成為了一種趨勢。反觀廣達,2019年8月,對於將生產線遷出大陸,林百里雖然在法人說明會上表示:「我一向謹慎,都準備好了。」但當談到具體規劃時,林百里卻含糊其辭:「去東南亞是一定的選項,但什麼時候遷進還沒決定,目前所有東南亞廠區都看過,具體地點還在評估。」
後續的報道更是寥寥無幾。2022年,廣達(中國)製造總部董事長黃健堂更是直言:「讓企業離開上海、離開大陸,我們怎麼會同意?」
事實上,早年間林百里在採訪中曾說:「我覺得,中國的希望在中國大陸。因為他們有民族自信心,他們的自信來自於市場開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