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重慶:電動車作「新槓桿」 撬動海外市場

時間:2025-05-20 05:02:28來源:大公报

  圖:重慶持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力。圖為工人在位於重慶市渝北區的長安汽車數智工廠總裝車間作業。 新華社

  5月19日至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組織中外記者赴重慶市採訪。19日舉行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重慶市市長胡衡華介紹,「重慶發展開放型經濟,重點順應產業轉型趨勢,培育外貿新的增長點。當前很重要的突破口就是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綠色貿易,例如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領域,重慶已形成長安、賽力斯等龍頭企業帶動整車產業的體系。

  去年重慶深入實施『渝車出海』計劃,電動車出口增長96.5%,今年仍保持較好態勢。長安汽車泰國羅勇新能源工廠16日正式投產,新能源汽車年產能達10萬輛。」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綠色貿易成為重慶撬動海外市場的「新槓桿」。\大公報記者 韓毅

  重慶市商務委主任章勇武介紹,今年以來重慶已組織近40個貿易團組,支持了500家次企業參加逾40場境外展會,有效對接專業採購商。重慶市政府幫助外貿企業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包括鼓勵企業開展各類國際標準認證,專利申請、商標註冊等知識產權手段,增強企業開展多元化的國際市場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東盟為第一大貿易夥伴

  重慶海關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重慶外貿進出口總值2264.6億元,同比增長4.7%,較全國增速高2.3個百分點。從外貿主體來看,重慶民營企業進出口1124億元,增長23.1%;外商投資企業、國有企業分別進出口915.1億元、223.7億元;重慶有進出口實績企業超3800家,增長13.5%,其中,民營企業3389家,增長15.9%。

  從貿易夥伴來看,東盟為重慶第一大貿易夥伴,重慶對東盟進出口391.6億元,增長13%,對拉美、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進出口分別增長27.4%、17.1%、39%。

  港商熟悉的「重慶製造」正升級換代。今年1至4月,重慶筆記本電腦出口477.2億元,全國排名保持第1位;摩托車出口88億元,增長71.3%,高於全國增速32.2個百分點,居全國第2位;手機出口165.7億元,增長12.9%,高於全國增速16.9個百分點,居全國第5位。同期,中間品出口493.9億元,增長21.3%,貢獻出口增量超6成;農產品加速出海,出口5.9億元,增長21.7%。

  建立專區 服務外貿企業

  章勇武表示,今年重慶外貿形勢穩中有增,態勢向好。重慶市政府主要助力企業出海攬訂單,拓市場。重慶外貿主要產業是筆電、汽摩、通機、五金等特色產業,結合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渝港合作,「渝車出海」等重點工作,該市謀劃了渝貿全球重慶出口商品系列展會。同時,重慶優化服務,解決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後顧之憂,建立了「百團千企」線上線下服務專區,通過官方發布相關政策信息和貿易動態,線下定期發布推送境外重點展會目錄,協助企業對接政府部門、使領館等境外的經貿資源,助力企業出海拓市場。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