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文化交流/用音符搭建兩岸交流橋樑 音樂才女北京逐夢

時間:2023-02-20 04:24:30來源:大公报

  圖:台灣大提琴演奏家林楚芸熱愛北京文化,所以選擇在北京發展音樂事業。\受訪者提供

  「我來北京發展,最初是因為喜愛北京的古建築和厚重的文化沉澱,來了之後才發現這裏把現代和傳統融合得很好,是一個像大提琴一樣給我溫暖和安全感的地方。」來自台灣的大提琴演奏家林楚芸目前是中央音樂學院交響樂團的大提琴副首席。她與來自台灣的朋友一起設立了線上平台,希望讓更多台青看到真實的大陸,通過搭建兩岸文化交流的橋樑,讓更多像她一樣的台灣音樂人在大陸找到廣闊的發展空間。「我相信,藝術可以把人們的心靈更緊密地連接。」\大公報記者 朱燁北京報道

  音樂之路/林楚芸4歲學習鋼琴,8歲開始接觸大提琴。「其實這個樂器剛開始是老師幫我選的,可能因為我『人高馬大』。」她笑着對大公報記者回憶,「到高中時,老師說不可以再雙主修。」那也就意味着,她必須在鋼琴和大提琴中做出一個選擇。「當時兩個樂器的成績我都是全校第一,但想了想,最後還是選擇了大提琴。」林楚芸給出的理由是,「鋼琴好像跟自己有一點距離感,而大提琴可以抱在懷裏,有種與之融為一體的親切感和安全感,更有助於抒發感情。」

  愛上北京歷史和美食

  天賦加上努力,林楚芸的音樂之路越走越順:17歲時,林楚芸獲推薦至新加坡大學楊秀桃音樂學院就讀,後師從於「柴可夫斯基大提琴銀獎」得主秦立巍教授;19歲時,為新加坡作曲家艾德琳.王所創作的作品《五封信》進行首演;20歲時參加韓國大山音樂營時,受到知名大提琴演奏家王健的賞識並接受了音樂指導。畢業後,於新加坡交響樂團擔任「槍手」樂隊成員。之後她順利考入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後攻讀演奏及弦樂教學專業,師從在全美大提琴界頗有影響力的勞倫斯.雷瑟教授。雖然在海外的音樂之路頗為順暢,但林楚芸最終還是去北京應聘中央音樂學院交響樂團演奏員的職位,並以出色的成績獲得中央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大提琴副首席的位置。她說,很喜歡北京,很喜歡歷史,在故宮、長城可近距離感知歷史。此外,林楚芸還喜歡北京的美食,「酸菜白肉鍋、羊肉涮鍋等都很喜歡。」

  林楚芸一直致力於搭建兩岸音樂文化交流的平台,與她志同道合的同樣來自台灣的小提琴家李佳穎、二胡專業研究生司宇辰等也一直在北京致力於兩岸的音樂文化交流。他們參與主辦的「兩岸文化交流音樂比賽」早前在台灣地區舉行初賽,今年春天(二月),比賽優勝者就可以到北京參觀體驗。

  推動兩岸音樂交流

  「大陸的樂團、演出形態包括大陸學音樂的年輕人在做什麼等等,對台灣人而言都是非常陌生的,資訊的落差可以說超乎想像。」李佳穎表示,正是因此,他們才萌生了搭建兩岸音樂交流平台的想法。「我們參與主辦的這次比賽也是如此,希望能吸引到更多優秀的台灣青年,甚至初學樂器的小朋友,也希望其中的佼佼者能借助來北京參加決賽的機會,好好地看一看大陸的發展,而不是只聽台灣媒體或者外國媒體如何說。」

  「現在的台灣,其實比我們小時候更閉塞,如果我們不做些什麼的話,台灣小朋友真的就更不了解大陸的發展狀況了。」李佳穎說,他們將會邀請一些海外的青年演奏家過來,舉辦面對面的交流活動。目前他們發起的交流活動主要集中在北京的古典音樂圈子,希望通過這個平台,將在這個圈子裏的台灣朋友也都凝聚起來,共同推動兩岸音樂交流。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